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表里的生物》教案(10篇) .pdf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表里的生物》教案(10篇)

《表里的生物》教案1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激发学生从小培养

自己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2、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

文表达的意思。

3、学会“蝎、蟋、蟀、蝈”4个会认字。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从小就要渴求知识,养成勤于思索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

抓住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__表达

的意思。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全文,想想__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

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

小蝎子在里面。

2、文中出现了两个人物,“我”和爸爸。课文在刻画人物时主要采用了哪

些描写人物的方法?——“我”和父亲的对话描写;“我”的心理描写。

二、深入学习课文,在感悟刻画人物方法的同时,体会人物的个性。

1、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这些语言和心理描写的句子,并体会当时人物的内

心情感,然后带着自己的理解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2、学生独自画句子、思考、朗读

3、指名朗读,要把人物当时的内心情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学生听后进行

点评。例:

﹡“我爱听这表的声音。”我一边说一边向着表伸出手去。

……

越不许我动,我的手指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我很痛苦。

——强烈的好奇感,渴望打开那块表探个究竟。

﹡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

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

物。

——弄清缘由之后的满足感

﹡我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

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在他的心中充满美妙的东西和奇特的想法,富有童真童趣。

﹡…………

4、同学们在一边朗读一边点评的过程中,体会人物情感,逐渐读得到位。

5、指名分角色朗读。

6、从刚才的朗读中,你感受到文中人物的个性了吗?

——“我”好奇心很强,渴求知识,善于观察和思考,富有探究精神……

三、《表里的生物》是上个世纪20年代我国著名作家冯至写的一篇散文。

还有哪些描写让你很欣赏?找到之后好好读一读。

《表里的生物》教案2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

2.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

内容。

3.知道“我”认为表里有生物是幼稚、可爱的表现,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

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

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__表达的意思,培养学生的

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质疑课题,导入新课

师:(板书课题并质疑)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生物吗?表里面有没有什么

生物?你看过表里藏着的生物是什么样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表里的

生》,从文中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解决文字障碍。

(1)读通读顺课文。

(2)找出文中的生字词,借助工具书理解其含义。

(3)同桌交流认读生字词。

2.再读课文,自由交流,尝试着概述__的主要内容。

(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

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的话。)

3.梳理__脉络。

课文是分两部分写的:

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写“我”小时候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

物,所以猜想父亲的表里有个生物被关在里面。

第二部分(第7—21自然段):写父亲打开表盖让“我”看到了里面,并告诉

“我”里面有个小蝎子,只许看,不许动。他的话证实了“我”的猜测。

三、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回忆自己的童年,看一看是否有过与小作者类似的经历,用笔记录

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文档评论(0)

132****33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