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假丝酵母菌属隐球菌病3、机会致病性真菌(1)白假丝酵母菌(Candidaalbicans)形态:圆形或卵圆形单细胞真菌,革兰阳性培养:普通琼脂、血琼脂与沙保弱培养基需氧。室温或37℃甚至42℃生长良好菌落灰白色或奶油色,表面光滑,带有浓厚的酵母气味。有大量向下生长的营养假菌丝,呈类酵母型。在玉米粉培养基上可长出厚膜孢子为口腔、胃肠道、生殖道的正常菌群01引发的疾病属于全身性的疾病02如在脑脊液、尿道、肾脏或血液内发现,表示机体已受到感染03****着色真菌是一些在分类上接近、引起的疾病症状近似的真菌的总称。感染都发生在暴露部位,病损皮肤变黑,故称着色真菌病(chromomycosis)。在我国主要有卡氏枝孢霉(Cladosporiumcarrianii)和裴氏着色芽生菌(Fonse-ceeapedrosoi)。孢子丝菌属于腐生性真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植物、木材上,常因外伤接触带菌的花草、荆棘等引起感染。在农艺师最为多见。感染的主要病原为申克孢子丝菌(Sporotrichumschenckii)。此菌可经微小损伤侵入皮肤,然后沿淋巴管分布,引起亚急性或慢性肉芽肿,使淋巴管形成链状硬结,称为孢子丝菌下疳。此菌也可经口进入肠道或经呼吸道进入肺,随后经血行播散至其他器官引起深部感染。申克孢子丝菌是一种二相性真菌。在组织内或37℃培养为酵母相,可见有卵圆形小体,常位于中性粒细胞或单核细胞内,偶见有菌丝。有时在组织中见有星状体,外有嗜酸性物质向四周放射。在沙保培养基上置室温或37℃3~5d即见生长,开始为灰白色粘稠小点,逐渐扩大变成黑褐皱褶薄膜菌落。玻片培养可见细长的分生孢子柄从菌丝二侧成直角伸出,柄端长有成群的梨状小分生孢子。在含有胱氨酸的血平板上37℃培养,则长出酵母型菌,以出芽方式繁殖。****由一群生物学性状相近的真菌侵犯表层皮肤及毛发、指甲,但不侵袭深层组织所引起的疾病称为浅部真菌病又称皮肤癣菌病皮肤癣菌(Dermatophytes)生物特征:仅生成菌丝和关节孢子,但在沙保培养基上,于培养时则可形成特殊的菌落与分生孢子,可用来作为菌种的分类产生关节孢子是皮肤癣菌的主要传播方式分类1根据培养基上的菌落特征以及玻片培养法所观察到的分生孢子形态,可将皮肤癣菌分为3个属:毛癣菌、表皮癣菌和小孢子癣菌2癣菌属名颜色镜检大分生孢子小分生孢子厚膜孢子毛癣菌灰,白,红,紫,黄,橙,棕细长棒状,壁较薄,数目少丛生呈葡萄状,梨状,棒状,较多见有时可见表皮癣菌黄绿卵圆形或粗棒状,壁较薄,数目多无数目较多小孢子癣菌灰白,桔红,棕黄纺锤状,壁较厚,数目多少不一卵形或棒状,不呈葡萄状比较常见致病性病理变化:由真菌增殖及代谢产物刺激宿主引起引起皮肤浅部感染嗜角质蛋白,侵犯部位:角化的表皮,毛发,指(趾)甲指(趾)甲皮肤毛发毛癣菌+++皮肤癣菌属++-小孢子癣菌属-++一种皮肤癣菌可在不同部位引起病变相同部位的病变也可由不同的皮肤癣菌引起脚癣灰指甲二、深部真菌感染特点:侵袭深部组织和内脏以及全身的真菌。外源性,致病性较强,引起慢性肉芽肿样炎症、溃疡和坏死分皮下组织感染、全身性感染和机会性感染1、皮下组织真菌病必须有伤口才能入侵主要有产色霉菌病、孢子丝菌病和足菌肿多为腐生菌共同特点:孢子丝菌病:申克孢子丝菌,属腐生性真菌,常因外伤接触带菌的花草等引起感染。此菌可引起孢子丝菌下疳。可引起深部感染。二相性真菌。12申克孢子丝菌感染通常始于带伤口的四肢,真菌自伤口进入皮下后局部形成脓疱与溃疡,病灶附近淋巴结变厚,许多皮下结节及脓疡沿着淋巴管产生,在组织学上可观察到慢性炎性及坏死的肉芽肿治疗:为自限性慢性病,局部治疗可用制霉菌素。口服碘化钾数周对皮下淋管病害有效全身感染可静脉注射两性霉素B产色霉菌病由数种俗称黑霉菌引起的缓慢进行性皮肤肉芽肿感染01流行于热带地区,感染部位以下肢及足为最多,躯干及上肢较少,赤脚的农民或工人常因皮肤擦伤而感染02此病不具传染性03产色霉菌感染发生在暴露部位,称产色霉菌病。卡氏枝孢霉和裴氏着色芽生菌。早期损害为丘疹或结节,逐渐融合成斑块,表面增生呈疣状或菜花状。病程慢性,病变呈大块疣状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