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3.2电渗析
3.2.1概述
3.2.2基础理论
3.2.2.1电渗析原理
3.2.2.2电渗析能耗
3.2.2.3Donnan平衡理论
3.2.3离子交换膜
3.2.3.1离子交换膜
3.2.3.2离子交换膜制备
3.2.3.3离子交换膜的性能
3.2.3.4商品化离子交换膜
3.2.4电渗析器
3.2.4.1电渗析器主要部件
3.2.4.2电渗析的组装
3.2.4.3国产电渗析器的规格性能
3.2.5极化和极限电流密度
3.2.5.1极化现象
3.2.5.2极限电流密度及极限电流系数
3.2.5.3影响极限电流的因素
3.2.5.4极限电流密度经验式
3.2.5.5极限电流测定方法
3.2.6电渗析淡化工艺过程设计
3.2.6.1基础计算式
3.2.6.2四种脱盐流程
3.2.6.3流程设计计算
3.2.7电渗析淡化工程设计
3.2.7.1原水利用
3.2.7.2电渗析进水水质要求
3.2.7.3预处理系统
1
3.2.7.4电渗析淡化场地布置
3.2.8电渗析系统和运行
3.2.8.1操作参数的选取与调整
3.2.8.2控制沉淀生成
3.2.8.3EDR运行方式
3.2.9应用实例
3.2.9.1沙漠苦咸水淡化车
3.2.9.2海水淡化装置
3.2.9.3海水浓缩制盐
3.2.10电渗析淡化的经济性
3.2.10.1产水成本
3.2.10.2经济操作电流密度
3.2.10.3几种淡化方法的比较
2
3.2电渗析
3.2.1概述
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离子透过选择性离子交换膜而迁移,从而使电解质离子
自溶液中部分分离出来的过程称为电渗析(Electrodialysis,ED)。
电渗析技术是开发较早并取得重大工业成就的膜分离技术之一。初期的研究可
以追溯到两个世纪以前。大多数历史性的报道,都是从1748年法国学者A.Noller
首次发现水能通过膀胱膜自然地扩散到乙醇溶液的实验开始的。这项实验发现和证
实了水能透过动物膜的渗透现象。1854年Graham发现了渗析现象。1863年
Dubrunfaut制成了第一个膜渗析器,成功地进行了糖与盐类的分离。1903年Morse
和Pierce把两根电极分别置于透析袋内部与外部的溶液中,发现带电的杂质能更迅
速地从凝胶中除去。1924年Pauli采用化工设计的原理,改进Morse的试验装置,力
图减轻极化,增加传质速率。虽然他们都是采用非选择性透过膜,但这些开拓性的
工作,为以后实用电渗析的开发产生了启迪性的作用。1940年Meyer和Strauss提出
了具有实用意义的多隔室电渗析装置的概念。特别是1950年Juda和McRae研制成
功了具有高选择透过性的阳、阴离子交换膜以后,便奠定了电渗析技术的实用基础。
世界上第一台电渗析装置于1952年由美国Ionics公司制成,用于苦咸水淡化,
接着便投入商品化生产。随后美、英均制造并应用电渗析装置淡化苦咸水,制取饮
用水与工业用水,并陆续输送到其他国家。日本在上世纪50年代末就注重这一技术
的开发,研究方向主要在于海水浓缩制盐。由于性能优良的单价离子选择性透过膜
的研究成功与工艺技术的精湛,使日本在电渗析海水浓缩制盐技术方面至今保持领
先地位,目前年产食盐160万t。1970年后,日本亦将电渗析用于苦咸水淡化。1974
年在野岛建造了日产饮用水120t的海水淡化装置。1972年美国Ionics公司推出了频
繁倒极电渗析装置(ElectrodialysisReversal,EDR),每10-15min电极极性调换一次,
提高了装置的运行稳定性。近年来美国IonpureTechnology公司又生产了电脱离子装
置(Electrodeionization,EDR),即在电渗析淡化隔室中填充离子交换树脂或离子交换
纤维,直接连续地制取高纯水,而树脂不用再生。现在世界上研究电渗析的国家有
美国、日本、前苏联、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加拿大、以色列、荷兰、中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