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Snyder希望理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pdfVIP

Snyder希望理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pdf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Snyder希望理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对Snyder希望理论的起源、主要内容及框架、测评工具以及该理

论在国内外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并探讨Snyder希望理论未来

的应用前景,以期为促进该理论在护理领域的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综述;希望理论;精神健康;护理学

近年来在积极心理学的背景下,“希望”这一概念成为研究人们身心健康的

热点[1]。希望是一种感受,是个体趋向积极结果的行为方式,是促进健康的

重要资源,更高的希望水平预示着更良好的心理素质、更健康的身体以及更稳健

的学业和工作表现[2]。与此同时,希望是促进患者病情恢复甚至治愈疾病的

关键因素,在疾病治疗及恢复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不仅能提高患者对

治疗的自信心,调动参与自我管理的积极性,还能改善其心理弹性[3],因此

在临床护理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基于此,Snyder研究团队根据前人的研究开

发出Snyder希望理论[4],现已成为积极心理学的主流理论之一。本文将从S

nyder希望理论的起源、主要内容及框架、测量工具出发,就目前Snyder希望

理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做出综述,以期为相关护理研究提供支持。

一、Snyder希望理论概述

(一)Snyder希望理论的起源:希望的概念最初起源于宗教和哲学,来自

不同学科的学者根据希望概念多维性特点,提出了关于希望的不同理论。其中,

1991年心理学专家Snyder受Craik[5]、Stotland[6]以及其他认知理论学

者的影响,首次提出Snyder希望理论及其框架[4]。该学者认为希望是基于成

功派生出的动力和路径感知的认知集合,并指出个体行为皆有目标导向,即使无

法确定能否达到预期目标,个体也会朝着目标方向前进。在护理领域,该理论始

于对晚期癌症患者及其家庭照顾者的研究[7],而当前的理论分析旨在揭示Sn

yder希望理论在提高希望水平促进健康结局方面的适用性。

(二)Snyder希望理论的主要内容及框架:Snyder希望理论是一种聚焦于

实现目标的认知动力理论模型,是以增强积极思考和加强目标达成为导向的行为

活动。该理论主要包含目标、路径思维和动力思维3个核心要素[8]。其中,

目标是该理论的核心部分,路径思维是实现目标所需的计划、路线及策略等,而

动力思维是能够推动人们为实现目标积极向前的内在能量。3个要素相辅相成,

个体通过制定符合现阶段的健康目标,同时根据目标开发动力思维,并寻求更多

路径思维,以促进目标实现,而希望则是目标实现过程中主要的内在评价体系。

该理论认为,对个体有价值的健康目标是希望的出发点,而提升情绪状态是追求

健康目标的动力,能产生多条有效路径应对压力事件,在整个理论框架中对健康

目标起反馈或调节作用[9]。首先,个体在追求健康目标之前,会对实现目标

的可能性进行充分的价值评估,而对目标的追求往往会受到既有经验所形成思维

(包括动力思维和路径思维)的影响。同时,个体在追求健康目标时会遭遇一定

的障碍及压力事件,个体的反应因希望水平的高低而存在差异,高希望水平者具

备更多的积极情绪,能通过制定具体、可操作性强的递进式目标阶梯,寻求更多

路径、策略以应对各种困难与阻力[10]。相反,低希望水平者可能更易产生消

极悲观情绪,原因在于他们不太可能找到替代路径。此外,个体在实现目标的过

程中遇到障碍(意外事件)会引起消极情绪从而影响动力思维,对目标达成产生

不利影响。总之,个体在追求健康目标的过程中无论是否获得成功,将对下一阶

段健康目标产生新的影响。

二、Snyder希望理论相关测评工具

(一)成人素质希望量表(AdultDispositionalHopeScale,ADHS):A

DHS是Snyder等[4]于1991年基于情感和认知属性研发的自评量表,主要用

于测评15岁以上癌症患者及学生群体的希望水平。该量表包含2个维度,共12

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法,其中第1、4、6、8个条目用于评估个体对追求目标

的不同途径(“方式”)的认知程度,即路径思维,第2、9、10、12个条目用

于评估个体对实现目标的力量(俗称“意志”)的认知程度,即动力思维,同时

还设置了4个干扰项(第3、5、7、11个条目),但不计入总分,量表得分越高,

表明希望水平越高。ADHS的Cronbachsα系数在0.74~0.88,重测信度组内相

关系数为0.82。2009年我国陈灿锐等[11]首次将ADHS引入国内进行汉化,并

验证了其信效

文档评论(0)

飞飞飞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