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中思想政治《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教学设计.docx

高中思想政治《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教学设计.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思想政治《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统编版(2019)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的重要内容,聚焦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原始社会的解体以及阶级社会的演进。它承接开篇对人类社会形态的宏观引入,为后续深入学习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铺垫历史脉络,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意义。通过剖析不同社会形态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特点、阶级结构、社会主要矛盾等核心要素,帮助学生构建起社会发展规律的认知框架,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如何推动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阶段迈进,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出现的历史必然性,从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对人类历史发展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在初中历史课程学习中已初步接触到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社会形态,但多停留于史实层面,缺乏从思想政治学科视角,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原理进行深度剖析的能力。学生正处于抽象思维逐步发展阶段,对于较为抽象的社会发展规律理解存在难度,且易混淆不同社会形态下复杂的经济、政治现象。教师需紧密结合学生已有知识储备,引入丰富生动的史料、案例,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辩证思考,助力学生突破思维瓶颈,实现知识与思维的进阶。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阐述原始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特点,解析原始社会解体的根源及过程。

(2)详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特征,对比不同阶级社会的阶级结构、剥削方式、国家本质。

(3)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原理,阐释社会形态演进的内在动力与规律,精准分析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研读历史文献、考古资料、经典著作片段等素材,提升史料实证与信息提取、归纳能力,学会从多元资料中提炼关键信息支撑观点。

(2)组织小组讨论、课堂辩论等活动,针对社会形态变革中的争议焦点,如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培养批判性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在思想碰撞中深化对复杂问题的理解。

(3)绘制社会形态演进思维导图,梳理知识脉络,锻炼知识整合与逻辑建构能力,将零散历史知识系统化,清晰呈现人类社会发展轨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悟人类社会发展的曲折性与前进性,认同生产力进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树立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2)洞察阶级社会剥削压迫的本质,珍惜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增强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认同感,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理想信念。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原始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特点,以及原始社会解体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2)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核心特征,包括奴隶主与奴隶、地主与农民、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立关系。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在社会形态演进过程中的具体体现,明晰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透过历史现象,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深刻剖析社会形态更迭的必然性,理解历史发展的逻辑连贯性,避免机械记忆史实。

(2)在资本主义社会部分,精准解读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周期性特点,以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当代社会的新表现形式,洞察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趋势。

(3)助力学生树立正确历史观,客观看待不同社会形态存在的历史时期与价值,在批判继承中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摒弃历史虚无主义。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史料分析法、讨论法、比较分析法、案例教学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展示图片:远古人类的洞穴壁画、原始部落群居生活场景复原图,提问:同学们,看到这些画面,大家能想象出原始人类的生活状态吗?他们面临哪些生存挑战?又是如何组织生产、分配劳动成果的呢?引导学生对原始社会生活开启初步思考。

播放视频片段:选取关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部落战争、私有制萌芽的纪录片片段,设置悬念:原本相对平等、公有共享的原始社会为何会发生动荡?社会结构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以此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引出本节课主题——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二)原始社会的特点与解体(15分钟)

原始社会的生产力状况

(1)展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典型生产工具图片,如石斧、骨针、磨制石器等,讲解:在漫长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们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渔猎为生,生产工具简陋、粗糙,劳动技能简单,对自然环境依赖程度极高。例如,旧石器时代人类使用打制石器进行狩猎采集,获取食物效率低且不稳定;新石器时代虽出现磨制石器、陶器制作,开始原始农业与畜牧业,但生产规模小、产量有限。

(2)引导学生思考:如此低下的生产力对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生活方式产生哪些影响?促使学生将生产力与社会现象关联,初步理解生产力决定作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试卷查询找我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一名研究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