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湘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第2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docVIP

湘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第2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6页共NUMPAGES8页

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湖南湘潭期中)大自然具有神秘的力量,常会造出一些令人叹为观止的地貌景观。覆有大小石块的孤立冰柱,状似蘑菇,称为冰蘑菇。读冰蘑菇景观图,完成1~2题。

1.冰蘑菇可能出现的地区,下列推测最合理的是()

①雪线以上附近地区②南岭③雪线以下附近地区④昆仑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下列关于冰蘑菇形成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较大体积的岩块覆盖在冰川上,差别消融形成

B.由于冻融作用,冰柱不断长高,形成冰蘑菇

C.岩块经冰川搬运至冰柱上形成

D.形成过程与风蚀蘑菇非常相似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看出,该地有大量的石块,只有少量的冰块。雪线以上附近地区冰雪常年不化,①错;南岭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纬度较低,且海拔较低,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在0℃以上,因此不可能存在图中大块状的冰块,②错;雪线以下附近地区有积雪和冰块,冰块在气温回升下会融化,但从图中可看出,石块保护下部冰体受太阳辐射少,不易消融,③对;昆仑山海拔高、气温低,有雪线分布,有大量冰川,可以见到冰蘑菇,④对。故选D。第2题,较大体积的岩块覆盖在冰川上,冰块受太阳辐射少,差别消融形成冰蘑菇,A对;由于冻融作用,冰柱只会不断变矮,B错;冰川一般不会将岩块往高处搬运,C错;风蚀蘑菇是由风力的差异侵蚀及岩性的差异形成的,冰蘑菇与风蚀蘑菇的形成过程不相似,D错。

答案:1.D2.A

(八省联考辽宁卷)黄土地貌以黄土沟间地貌塬、墚、峁最具代表性,其中塬面是当地居民赖以生存的天然场所。下图为大塬到残塬的演化(甲至丁)模式图。据此完成3~4题。

3.推测塬面聚落分布历经的演化过程()

①逐渐分散②内部集聚③均匀分布④零散分布

A.②③①④ B.③②①④

C.④②①③ D.④③①②

4.遏制塬面持续萎缩最有效的措施是()

A.沟头加固防护 B.调控沟道径流

C.集蓄塬面水沙 D.恢复塬面植被

解析:第3题,由材料“塬面是当地居民赖以生存的天然场所”可知,甲至丁的演化过程中,塬面的面积逐渐减小。甲塬面面积大而完整,所以聚落分布比较均匀;乙塬面面积减小,塬面周围受到流水侵蚀,所以塬面边缘的聚落开始向中间集聚;丙塬面破碎,聚落开始由集中走向分散;丁塬面完全破碎,只有少部分塬面有聚落分布。所以塬面聚落分布历经的演化过程是均匀分布—内部集聚—逐渐分散—零散分布。故选B。第4题,要遏制塬面持续萎缩最有效的措施是保土蓄水,加固沟头,防止沟岸的继续扩张,A正确;集蓄塬面水沙和恢复塬面植被,仅仅保护塬面是不够的,C、D错误;调控沟道径流,沟岸仍然会扩张,保塬作用不大,B错误。故选A。

答案:3.B4.A

(山东东营模拟)辫状河是指发育在三角洲、冲(洪)积扇、山前倾斜平原上,由许多河汊构成的水流交错、形似发辫的水系,其特点是多分支、散乱无章、河道迁移频繁且迅速。下图示意我国新疆某河流山前冲积扇上的辫状河发育情况。据此完成5~7题。

5.夏季该辫状河()

A.径流量稳定,河道迁移不明显

B.河水上涨,活动河道数量增加

C.径流量不稳定,河流含沙量大

D.河水上涨,分支点的数量增加

6.观测点H6河段出现了大规模的河汊汇合,该河段()

①河流流速加快②河流流速减慢③沉积物颗粒变大④沉积物颗粒变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区带Ⅲ与其他两个区带相比()

A.沉积物磨圆度低 B.地下水埋藏较浅

C.河流分汊加剧 D.河流流量较大

解析:第5题,该图示意我国新疆某河流山前冲积扇上的辫状河发育情况,流经新疆某山麓冲(洪)积扇上的河流主要补给水源是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河流汛期在夏季,夏季河流补给量大但河流径流量不稳定,汛期河流含沙量大。故选C。第6题,据图可知,观测点H6河段出现了大规模的河汊汇合,河流流量变大,河流流速加快,①正确,②错误。流速加快则搬运作用增大,沉积物颗粒变大,③正确,④错误。故选A。第7题,据图可知,区带Ⅲ为冲积扇外缘,沉积物搬运距离长,沉积物磨圆度高,A错误;地势低平,地下水埋藏较浅,B正确;河流流量因下渗和蒸发有所减少,活动河道减少,C、D错误。故选B。

答案:5.C6.A7.B

(湖南一模)河漫滩是指位于河床主槽一侧或两侧的滩地,在洪水时被淹没,枯水时出露。下图示意湖南张家界索溪河谷4个观测点(P1至P4)的河流阶地剖面(T0为河漫滩,T1至T4为河流阶地)。据此完成8~9题。

8.观测点沿河谷自上游到下游的顺序是()

A.P1→P2→P3→P4

B.P1→P2→P4→P3

C.P1→P3→P2→P4

D.P1→P3→P4→P2

9.P4观测点附近T0缺失,推测其主要是由于该河段()

A.地壳下降 B.河流径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业写手t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