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
第PAGE1页共NUMPAGES8页
课题
树与天空
课型
新授课
课
标
解
读
《树与天空》是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的诗歌,属于“外国作家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通过研读本单元作品,激发对外国经典文学作品及其反映的多样文化的兴趣,感受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培养开放的文化心态。课标指出应“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发展过程中”实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各个方面。
教
材
分
析
《树与天空》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特朗斯特罗姆的作品。这首诗主要探讨自我与周围世界的关系。他善于运用意象、隐喻来表现内心世界,其诗新颖、敏锐、坚实。世界时刻在变,时间永在流逝,或许只有空间,才多少表示着存在的永恒。所以“树与天空”的关系,也就寓示着存在(人与自然)与无限、与永恒的关系。“我们”(在这里代表人类与自然等存在)相互关爱与扶持着,既在“天空”下积极地承受它的所有赐予和挑战,同时又对天空怀抱着最虔诚的爱、敬畏以及等待。就像“天空”,是存在共同的家。
学
情
分
析
通过必修阶段“文学阅读与写作”等任务群的实施,学生对于各种体裁、风格的文学作品,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认识。而完成任务的难点可能在于:对诗人知之甚少,普希金的生平经历、创作追求、诗歌风格是什么,缺乏深入的了解,也少有阅读其诗歌作品的经验;如何分析意象的组合和诗人情感的关系,如何从意象入手把握诗人的情感,如何着手去观察、分析诗歌的体式特点,学生在这些方面尚缺乏较为充分的学习经历。
核
心
素
养
目
标
语言建构和运用:
了解特朗斯特罗姆的创作成就及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重点)
思维发展与提升:
激发想象,体会超现实主义的写作特色。(重点)
审美鉴赏与创造:
欣赏诗中鲜明而清澈的意象(难点)
文化传承与理解:
体会诗歌的多元主题,如自然的生生不息、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的奇迹等。(难点)
教学准备
学生课外阅读特朗斯特罗姆的其他诗作,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超现实主义的特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课堂导入
播放《天空之城》两分钟视频片段:
《天空之城》在“豆瓣电影Top250”排行48,豆瓣165万人打出了9.2的高分。天空之城拉普达建在一棵大树上,依靠一块巨大的飞行石悬浮在天空中,上面是花园,有云朵优雅地穿过。“树”与“天空”这两个意象联合所营造出来的超现实主义意境,让无数影迷为之惊叹沉迷,也让观众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在金钱、权力与人性的抉择上有了更多的思考。
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树与天空》,同样是一个超现实主义作品,想象十分奇特,意境似乎也有点儿朦胧,关联着多方面的主题,如自然的生生不息,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等。
热门电影导入,引起兴趣,感受超现实主义文艺的特色。
情景任务设置
近些年来,现代诗歌日益趋于边缘化,很少受到大众关注。在特朗斯特罗姆获诺贝尔文学奖前,该奖连续15年未颁给诗人。为了让更多人能感受超现实主义诗歌的魅力,我们想利用拍微视频的方式呈现诗歌的意境,并在微视频附上诗歌原文,利用网络媒介的传播力让更多人得到纯诗的心灵洗礼。(注:如果技术支持不足,可以把拍微视频改为绘画)
请你在深入研读文本的基础上,策划设计这个任务。
以拍微视频这个核心任务驱动整篇文章的阅读与学习,增强学习动机。
任务一:
了解拍摄对象,确定微视频或绘画的艺术风格
初读感知风格
探究1:诗歌的第一句“一棵树在雨中走动”给你怎样的感受?
(超现实,幻想,放弃生活逻辑)
资料链接:
【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是在法国开始的文学艺术流派,源于达达主义,并且对于视觉艺术的影响力深远。探究此派别的理论根据是受到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影响,致力于发现人类的潜意识心理。因此主张放弃逻辑、有序的经验记忆为基础的现实形象,而呈现人的深层心理中的形象世界,尝试将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与梦的经验相融合。它的主要特征,是以所谓“超现实”、“超理智”的梦境、幻觉等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认为只有这种超越现实的“无意识”世界,才能摆脱一切束缚,最真实地显示客观事实的真面目。
【作者介绍】
特朗斯特罗姆(1931-2015),瑞典著名诗人,被誉为当代欧洲诗坛最杰出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师,被誉为“20世纪西方最后一位诗歌巨匠”。同时,他也是一位心理学家。他1954年发表诗集《17首诗》,轰动诗坛。他于201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为:“他用凝练、透彻的意象,为我们打开通往真相的新径。”他善于从日常生活入手,把激烈的情感寓于平静的文字里,将欧洲古典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熔于一炉。特朗斯特罗姆的主要作品集有《17首诗》《路上的秘密》《完成一半的天堂》等。
【写作背景】
1931年4月15日,特朗斯特罗姆出生于斯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