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3年《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心得 .pdf

2023年《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心得 .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版))解读心得

一、义务教育劳动课程的定位与特征

〔一)劳动课程是劳动教育的重要

途径,发挥主导作用

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多样。(纲要)提出劳动教育实施的四大途径,

包含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在

课外、校外活动中安排劳动实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劳动文化。

(课程标准(2022版))明确“劳动课程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

在劳动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2]1。这说明:劳动课程是劳动教育实施

四大途径中的重要途径,且劳动课程与劳动教育的其他路径在学校应

同时实施,不能相互替代;劳动课程在劳动教育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学

校是劳动课程实施的主体,承当着主体任,发挥着主导作用。

〔二)劳动课程以培养劳动素养为

主要目标,注重挖掘综合育人价值

劳动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开展具有重要价值。一方面表达为劳动课

程对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思维方法、实践技能、价值追求等的价值,

另一方面表达为综合育人的价值。

(课程标准〔2022版))提炼了劳动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即劳

动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与劳动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个人

终身开展和社会开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行和关键能力,主要

包含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2]4。核心素养

的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课程标准(2022版))强调坚持育人导向,提出“注重挖掘劳动

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方面的育人价值〃2]2。具体表达在以下

几个方面:〔1)人文底蕴——通过传统工艺、劳动文化促进学生人文积

淀,开展人文情怀;〔2)科学精神——劳动教育中有大量与科学相关的

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探究意识具有重要作用;〔3)

学会学习一一劳动课程倡导“做中学〃和“学中做〃,有助于引导学生

转变学习方法,劳动实践过程的参与有助于引导学生学会合理规划、

自主完成、勤于反思、自我监控;〔4)健康生活在一般生活劳动中

培养学生自理、自立能力,通过生产劳动让学生形成初步的职业意识

和生涯规划意识;〔5)任担当——包含家庭任感、公共效劳意识、

生态意识、环保意识、社会任感;〔6)实践创新一一劳动课程是培养

实践创新素养的重要阵地,包含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等。

〔三)劳动课程与学校其他课程的

联系与区别

劳动课程虽然是独立开设的,但与综合实践、科学、美术等课程都

有紧密的联系和显著的区别。劳动课程与综合实践课程都属于国家课

程,两门课程都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劳动与技术曾是综合实践

的四大领域之一,但两者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法等方面

都有不同的侧重。劳动课程与科学课程都涉及到技术,但劳动课程侧

重于工具的使用、材料的加工等,旨在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操作能力

等劳动能力,而科学课程强调对物质与能量、结构与功能等跨学科概

念的理解,旨在培养学生初步的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劳动课程与美

术课程都涉及设计、工艺与制作等环节,不同点在于,前者强调解决真

实问题,关注功能、结构、材料、程序、工艺等,旨在培养学生的设计

能力、工匠精神,并以技术试验、材料选择、测试与规划、工具选择与

使用等为主要的活动方法,后者侧重艺术设计,关注观赏、审美,旨在

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审美推断、创意实践等能力,以观察、观赏、体

验、设计、制作、媒材选择等为主要活动方法。劳动课程与各课程既有

联系又有区别,因此可以成为五育融合的良好载体,对一些工程或活

动进行统筹实施。

〔四)劳动课程具有思想性、社会性

和实践性

劳动课程具有鲜亮的思想性、突出的社会性和显著的实践性。2]1

思想性一方面表达在对劳动、劳动者、劳动成果的观念,即劳动观

的培养上,另一方面表达在传统文化、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教育上。(课

程标准[2022版))提出培养不畏艰辛、锐意进取、为社会开展和国家

建设付出辛勤劳动的新时代奋斗精神,注重选择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和工匠精神的手工劳动内容,注重在劳动实践中结合爱国主义事迹。

社会性一方面表达为加强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引导学

生体悟劳动中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加强其社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档定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医务工作者,自由工作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