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研究报告
PAGE
1-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编制指南
一、总则
1.1编制依据
(1)编制依据主要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为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的编制提供了法律依据和规范要求,确保了验收监测工作的合法性和科学性。
(2)报告编制还需参照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技术规范》等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如《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这些技术规范和标准详细规定了验收监测的方法、指标、数据处理和评价要求,为报告编制提供了技术支持。
(3)此外,报告编制还应参考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政策、行业规范以及相关技术指南,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导则》、《环境保护工程设计规范》等。这些政策、规范和指南为报告编制提供了政策导向和行业要求,有助于确保报告内容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同时,报告编制还应关注必威体育精装版的环境保护科技成果和行业动态,以提升报告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1.2适用范围
(1)本编制依据适用于各类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的编制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能源、建筑、服务业等领域。无论建设项目的规模大小、投资多少,只要涉及到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验收,均应按照本编制依据的要求进行报告编制。
(2)本编制依据适用于各类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运行和拆除等阶段的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无论是新建项目的环境保护设施,还是现有设施的升级改造,均需遵循本编制依据,确保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和运行达到国家规定的环境保护标准。
(3)本编制依据适用于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建设单位、环评机构、监测机构等相关单位或个人在编制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时的指导。报告编制应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政策要求,确保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为环境保护验收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本编制依据也适用于相关培训、咨询和评估等活动。
1.3编制原则
(1)编制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应坚持科学性原则,遵循国家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确保报告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报告编制过程中,应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以保证验收监测结果的可靠性。
(2)编制报告时,需遵循客观性原则,如实反映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效果。报告应客观、公正地评价建设项目对环境的潜在影响,为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提供真实、全面的决策依据。
(3)编制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应遵循完整性原则,确保报告内容涵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建设、监测数据收集与分析、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等各个方面。报告应结构合理、条理清晰,便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建设单位和其他相关方查阅和评估。同时,报告编制还应注重时效性,及时反映建设项目竣工后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的必威体育精装版情况。
二、验收监测工作内容
2.1监测方案设计
(1)监测方案设计应首先明确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地点、规模、主要工艺流程、污染物排放情况等。在此基础上,需结合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的环境敏感点和环境保护目标,确定监测的重点区域和内容。
(2)监测方案设计应综合考虑监测因子、监测点位、监测频次、监测方法、监测仪器等因素。监测因子应包括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噪声等,监测点位应合理布设,确保能全面反映环境质量状况。监测频次应根据环境敏感程度和污染物排放特性确定,一般包括常规监测和专项监测。
(3)监测方案设计还应考虑数据质量保证措施,包括监测人员培训、仪器设备校准、数据审核与质量控制等。同时,应制定应急监测预案,确保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能迅速响应,及时获取相关数据,为环境管理和应急决策提供支持。监测方案设计完成后,需进行专家评审,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2.2监测点位布设
(1)监测点位布设应基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充分考虑环境敏感点的分布情况,如居民区、学校、医院、自然保护区等。同时,应兼顾污染物排放源头的监测需求,确保对主要污染物排放源进行有效覆盖。
(2)在布设监测点位时,应遵循代表性、均匀性和可操作性原则。代表性点位应能真实反映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状况;均匀性点位布设应保证监测结果在空间分布上的合理性;可操作性则要求点位设置便于监测数据的采集和长期维护。
(3)具体布设监测点位时,应结合地形地貌、气象条件、交通状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对于大气污染物监测,应选择无遮挡、通风条件良好的位置;对于水污染物监测,则需考虑河流、湖泊、地下水等水体特征,布设相应的监测断面。此外,还需考虑监测设备的安装条件,确保点位满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