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孔门立节文言文.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孔门立节文言文

原文

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出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我廪丘,其不知丘亦甚矣!”遂辞而行。曾子衣弊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子思居于卫,缊袍无表,二旬而九食,田子方闻之,使人遗狐白之裘,恐其不受,因谓之曰:“吾假人,遂忘之;吾与人也,如弃之。”子思辞而不受,子方曰:“我有子无,何故不受?”子思曰:“急闻之,妄与不如弃物于沟壑,急虽贫也,不忍以身为沟壑,是以不敢当也。”

注释

致:送,赠送。

廪丘:地名。

养:供养之地。

甚:厉害。

衣弊衣:穿着破旧的衣服。第一个“衣”作动词,穿;第二个“衣”指衣服。

邑:封地。

奚为:为何,为什么。

纵:即使。

不我骄:即“不骄我”,不傲视我。

缊袍无表:穿着乱麻作絮的袍子,没有外衣。缊,乱麻旧絮;表,外衣。

二旬而九食:二十天里只吃了九顿饭,形容生活贫困。

遗:赠送。

假:借。

妄与:胡乱送给别人。

译文

孔子拜见齐景公,景公赠廪丘邑给孔子,以此作为孔子的供养之地。孔子拒绝接受赠地,从景公那里出来后对弟子说:“我听说,君子应当有功劳才能受奖赏。现在我游说景公,景公并没有按我的劝导行事,却赐给我廪丘邑,他太不了解我了。”于是,孔子辞别景公而去。曾子穿着破旧的衣服在田间耕作,鲁国国君派人前去送给他封地,说:“请你用这封地的收入添置一些衣服。”曾子不接受,鲁国国君几次派人去,曾子还是不接受,使者说:“先生不是向别人索求东西,是别人主动赠献给你,你为什么不接受呢?”曾子说:“我听说,接受别人东西的人会畏惧送东西给他的人,赠与别人东西的人会傲视接受他赠与的人;即使国君有所赏赐,而不傲视我,但是我能不畏惧吗?”最终没有接受封地。孔子听说这件事之后说:“曾参的话,足以成全他的节操了。”子思住在卫国,穿着破破烂烂的袍子,二十天里只吃了九顿饭,田子方听说后,派人给子思送去白狐裘,又担心他不接受,就叫人对子思说:“我借给别人的东西后就会忘记;我给别人东西,就如同我丢掉了一样。”子思拒绝,不肯接受。田子方说:“我有,而您没有,您为什么不肯接受呢?”子思说:“我听说,与其胡乱送给别人东西,不如把东西丢到沟里去,我虽然贫困,但还不愿意把自己当作是丢弃东西的沟壑,所以不敢接受。”

启示

坚守道德底线:孔子、曾子、子思都在面对物质利益的诱惑时,坚守了自己的道德原则,不为外物所动。这启示我们在生活中要坚守道德底线,不被金钱、权势等利益所迷惑,保持内心的纯洁和正直。

重视个人气节:他们的行为体现了对个人气节的重视,宁愿忍受贫困,也不愿失去自己的尊严和操守。在现代社会,我们也应当注重培养和保持自己的气节,在面对各种困难和诱惑时,能够坚守自己的信念和原则,不随波逐流。

正确对待名利:故事中的人物都能正确看待名利,不贪图不属于自己的财物,追求精神上的富足和道德上的完善。这告诉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名利观,明白名利并非人生的终极追求,还有更重要的东西值得我们去坚守和追求,如道德、理想、责任等。

作者介绍

本文作者是刘向。刘向(约前77年—前6年),原名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沛县(今属江苏)人。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宣帝时,为谏大夫。元帝时,任宗正。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释。后又以反对恭、显下狱,免为庶人。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尉。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为我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治《春秋榖梁传》。著《九叹》等辞赋三十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战国策》等书,其著作中保存了不少先秦古籍及古史传说等资料,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和思想价值。

文档评论(0)

诗词歌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知识的源泉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