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精讲精练之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知识讲解+答案解析版模考专练).docx

精讲精练之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知识讲解+答案解析版模考专练).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讲精练之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知识讲解+答案解析版模考专练)

1、答题模式

1)点明手法。(用什么)

2)结合诗句阐述这种手法的内容。(怎么用)

3)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传达了怎样的旨趣。(有何用)

2、表达技巧的基本知识

(1)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简练含蓄)(形象生动)、排比、对偶、反复(有音乐美)、反问、设问、夸张(强调突出)、双关(含蓄幽默)、顶真(连贯)、互文(工整简洁)、叠字(有音乐美)、通感(感觉互通)、列锦(即名词组合、意象叠加)等。

=修辞手法+具体运用+效果/情感

(2)表现手法:对比衬托(突出强调)、联想想象(丰富生动)、象征(托物言志)、渲染烘托(鲜明突出)、赋(铺叙)比兴、用典(含蓄蕴藉)、以小见大(凝练突出)、抑扬结合(摇曳多姿)、虚实结合(拓展意境)、对面落笔(突出情感)、借古讽今(含蓄蕴藉)等。

=点明手法+运用+效果(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描写:点面结合、视听结合、观察顺序、正侧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细节描写、白描

(3)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诗歌运用得最多的是抒情和描写:

色彩、感官结合(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人抒情、借事抒情、借古讽今、托物言志、用典、以乐哀写乐哀

寄情于景(只写景)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抒情与写景交互共生)

触景生情(由景入手、由情作结)

=表达方式+具体运用+效果

A、抒情方式

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②间接抒情:

景与情----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景结情(用于诗歌结尾)

事与情(理)----即事抒情、怀古伤今、借古讽今、怀古伤己、寓理于事

物与情(理)----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借物抒怀

如:托物言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借物喻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借物抒怀(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B、描写方式

①正侧结合(多面立体)、虚实结合(拓展意境)、动静结合(生动活泼)、点面结合(详略结合)、视听结合(形神兼备)、白描(简笔勾勒)细描(细节描写)

②描写角度:感觉上分----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内容上分----物:形、声、色、态、味,人: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观察角度上分----远近结合、高低结合、俯仰结合等

示例:赏析这首诗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疏种碧松通明月,多栽红药待春还。)

答:选取景物,铺陈描摹(一渠水、数点山、碧松、红药);移步换景,富有层次(由远及近、由外而内);虚实结合,寓情于景(通明月、待春归)。

(4)结构方式:总领下文、开门见山、起承转合、层层递进,伏笔照应、铺垫张本、重章叠唱、卒章显志等

注:表现手法这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只指象征、托物言志、衬托、对比、抑扬、虚实结合、以小见大等手法,广义的包括修辞手法。高考卷一般使用狭义的概念。如需要,可按先“狭”后“广”的步骤思考,即先考虑狭义的手法,再考虑修辞手法。

3、构思立意

(1)开篇诗句的作用:总领全篇、开篇点题、开门见山、照应题目、卒章显志、渲染气氛、设置悬念、抑扬、以小见大、意象组合、为下文做铺垫、和下文的内容构成对比等。

(2)诗中诗句的作用:承上启下、呼应前面内容。

(3)诗歌结尾的作用: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模考试题训练与答案

山东省烟台市、德州市2024届高三二模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松江

王安石

宛宛虹霓堕半空,银河直与此相通。

五更缥缈千山月,万里凄凉一笛风。

鸥鹭稍回青霭外,汀洲时起绿芜中。

骚人自欲留佳句,忽忆君诗思已穷。

【注】①此诗当为治平三年(1066年)春作者在杭州与两浙漕运使王胜之的酬和之作。????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描写了半空中的虹霓,突出其宛宛形态之美,它与银河直通,气象开阔。

B.颈联写鸥鹭盘旋,青雾迷蒙,绿草摇曳,汀洲时隐时现,眼前景色美不胜收。

C.尾联写作者被松江景色之美感染,从而引发诗情,却感叹自己才思不及友人。

D.作者用生动的笔触,借助不同感官体验,绘声给色,描画出一动态立体图。?

16.颔联借用数字突出了怎样的环境特点?请简要说明。(6分)

参考答案:??

15.(3分)A(“虹霓”并非实写,而是运用了比喻手法。)

16.(6分)①“五更”月色,突出黎明前的朦胧、微寒;

②“千山”“万里”,突出空间的宏阔、旷远;

③“一笛”冷风,衬托环境的寂静、冷清。公众号

(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三点给满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山东省枣庄市2024届高三二模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tyzy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