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4—2025学年度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实验高级中学高一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

2024—2025学年度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实验高级中学高一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科左中旗民族职专·实验高中

高一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考试分值: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上交答题卡。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25小题;共50分)

1.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常州青城墩遗址发现了人工夯土堆积、大型房址、灰坑、墓葬、两重环壕等遗迹,从中采集的浮选样品中炭化水稻种子出土概率达百分之八十以上,芡实与黄花龙牙等野生植物占有一定的比例。据此可推知,当地的先民们()

A.最早掌握了水稻种植技术B.生活方式逐渐稳定

C.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D.城市建设水平高超

2.1979年,考古学家在辽宁东山嘴村及其附近地区发现了大型石砌祭坛遗迹、一座女神庙、多处积石冢以及一座类似城堡的方形广场的石砌围墙遗址。这些积石冢(如下图)建在特地选择的岗丘上,主要作用是埋葬一些特殊人物。据此可知这些文化遗存()

A.已具备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特征B.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

C.表明该文化已经具备了国家形态D.较同一时期的南方文化更为先进

3.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国君将包括土地及人口的采邑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西周中期以后,贵族所获采邑越来越多,到春秋时期,有的诸侯国一个大夫的采邑就多达数十个。这说明()

A.土地国有制度废除B.分封体制不断强化C.诸侯国君权力巩固D.社会生产持续发展

4.论及周王朝的统治模式,有学者指出,周王是家族中嫡长子一脉的首领,代表整个家族祭祀上天;诸侯国君主的排序反映了他们与周王嫡长子一脉的亲疏关系。下列项中,对这一“统治模式”解读正确的是()

①神权与王权结合②中央对地方实行垂直管理

③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④标志着中国开始迈入早期国家起源的历史阶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汉武帝置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刺史定期在辖区内巡行,年终赴京奏事。刺史秩仅600石,但能以卑临尊,监察秩2000石的郡太守和王国相。由此可知,西汉刺史的设置()

A.可以弥补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B.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是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重要内容D.代表着社会履行监察官员的职能

6.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王国势力强大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C.现实统治需要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7.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共苦战斗不休”。秦国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相继灭掉六国,进而开创了“海内为郡县”“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的局面,这表明()

A.分封制度的终结B.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形成

C.宗法制度的湮灭D.中华文明起源到早期国家形成的重大转变

8.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9.汉代设尚书台,其首领是尚书令、尚书仆射。魏晋时期,“事无大小,咸归令、仆”。这一现象说明()

A.皇权旁落B.相权转移C.地方权力削弱D.行政效率降低

10.三国时期,魏明帝召集大臣议政。针对刺史制度问题,杜恕建言:“古之刺史,奉宣六条,以清静为名,威风著称,今可勿令领兵,以专民事。”由此可见,与西汉相比,当时魏国()

A.地方监察制度逐渐完善B.刺史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C.刺史的职权发生了异变D.刺史制度保障了吏治清明

11.西晋初年,中原的很多百姓喜欢用细毛毡子做头巾、系带儿、裤边儿。有人戏说中原必会被西北的少数民族所击败,因为人们头上戴的、腰上系的、身上穿的都是西北产的,“能无败乎”?这一现象反映了()

A.群言百家影响社会风尚B.经济往来促进民族交融

C.人口流动利于区域开发D.地方特产丰富人们生活

12.南北朝之前,“川”字只有“水道、河流”之意,而《魏书》所载牛川、宁川、敕勒川等地名中的“川”,则是鲜卑语“荒野、荒滩草原”的意思。于是,“川”字有了新的义项,并沿用至今。这主要反映出,民族交融()

A.缩小了南北差距B.奠定了统一基础C.丰富了文化内涵D.拓展了文学题材

13.494年,北魏孝文帝把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其根本目的是()

A.巩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B.顺应民族交融潮流

C.打击鲜卑族保守势力D.缓和阶级矛盾

14.东晋建立之初,琅琊王氏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h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个人会员请填写与您文档内容相关的关键词作为昵称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