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江西省吉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pdfVIP

江西省吉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江西省吉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老子之“道”和孔子之“仁”,是中国儒道文化精神的两大基石。然而,将老

子之“道”与孔子之“仁”所彰显的价值观人为地对立,又成为近代学术的一个痼

疾。其实,“道”与“仁”虽然考察问题的逻辑起点不同,具体方法不同,但是所

彰显的社会价值观基本相同。表面上相反,深层中相济,从而构成内涵上的辩证性

关联。

老子论“道”,巧妙地将道与上善的道德境界、无为的圣人境界、纯真的人生

境界黏合在一起,将抽象之道落实到现实与人生中,从而具有普遍的价值论意义。

这与儒家之仁就产生了内涵上的叠合。孔子建构以“仁”为核心的道德修养、礼仪

规范、行为准则等一系列抽象性原则,始终落实在博爱与正已、自由与规范、精神

与生活之间。

“道”和“仁”都立足于救世,因而构成辩证性关联。老子孔子都生活在礼崩

乐坏的春秋时期。面对社会乱局,儒道都企图开出一剂救世良方。

老子以“道”为核心,抨击异化的仁义礼智。在老子看来,所谓仁义、智慧、

孝慈、忠臣,现象上坠入“伪”,本质上丧失“真”。他开出的救世良方:返朴归

真,摈弃机心巧智;守拙不争,遵循自然秩序;以建构“玄德”为终极价值。老子

否定文明异化,强调仁义礼智必须合乎大道,出乎“本心”。如此则真,否则即伪。

真则人心至善,无为而治;伪则世道诡诈,愈治愈乱。老子理论这一深层内涵,有

着深刻的价值论意义。老子正是在预设的仁义礼智产生的因果关系中,揭示了人类

文明的异化。

孔子以“仁”为核心,试图重构仁义礼智。在治政上,以法令制度引导百姓,

建立统一的量刑标准,使之免于刑罚而耻于作恶,以刑止刑;以道德仁义引导百姓,

建立统一的礼义制度,使之耻于无礼而至于仁德,以德弘德。德治与法治互相依存,

使百姓畏惧刑罚,追求至善。在修为上,“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

亲仁”(《论语·学而》)。孝敬长辈,友爱兄弟,诚信立身,博爱众人,从而践

行“仁”。将自己锻造为兼顾家国、道德立身、文质彬彬的君子。唯此,才能建构

一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政治秩序和谐、家庭伦理和谐的社会。其实,孔子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对伪饰的世风也大为不满,反对伪饰巧智。“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

而》),真正的仁,并非巧言令色、哗众取宠,而是出乎“本心”,毫无伪饰。

综上,老子论“道”,强调人性的本然状态;孔子论“仁”,强调社会的应然

状态。在理论逻辑上,老子从道德人心的角度,企图救赎异化的人性;孔子从伦理

教化的角度,企图重构崩溃的秩序。在价值取向上,老子之“道”以具体的社会之

“德”为理论归趣。其抽象哲学观与社会价值观并无判然界限;孔子之“仁”以社

会之“道”为理论指向,其社会价值观与抽象哲学观也无判然界限。二者构成理论

上的互补关系,价值观上的辩证性关联。

(摘编自刘运好《老子之“道”和孔子之“仁”》)

材料二: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中,儒道思想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对文人品格、文学创

作等各个方面产生了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补充的深远影响。“儒道互补”对文人心

理结构和文学创作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且源远流长的。

“儒道互补”这一心理结构在魏晋文士身上有鲜明的体现。向秀和应贞两人将

儒家和道家调和为一,并探索到最高境界。唐宋时期,儒道互补思想的代表者是唐

代诗人李白。晚清诗人龚自珍说:“庄屈实二,不可以并;并之以为心,自白始!”

文档评论(0)

173****370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