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Cl35.5Cu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霓虹灯的发光机制与氢原子光谱形成的机制基本相同

B.BaCO3常用作钡餐透视的内服造影剂

C.NaHCO3和Al2(SO4)3的浓溶液常用作泡沫灭火剂

D.“自由电子”的存在使金属具有金属光泽

【答案】B

【解析】霓虹灯的发光机制与氢原子光谱形成的机制基本相同,都是电子在不同能级跃迁所导致的,故A正确;BaCO3易溶于盐酸,不能用BaCO3作造影剂,一般用BaSO4作钡餐透视的内服造影剂,故B错误;NaHCO3和Al2(SO4)3溶液混合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二氧化碳,NaHCO3和Al2(SO4)3的浓溶液常用作泡沫灭火剂,故C正确;金属具有金属光泽与金属中存在“自由电子”有关,故D正确;

选B。

2.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错误的是

A.基态Fe3+核外电子排布式:[Ar]3d5

B.HF分子之间的氢键:F—H…F

C.中配位键的形成:

D.SO3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

【答案】D

【解析】Fe为26号元素,基态Fe3+核外电子排布式:[Ar]3d5,A正确;HF分子之间的氢键:F—H…F,B正确;中配位键的形成,氮原子提供孤电子对,氢离子提供空轨道:,C正确;SO3分子中中心原子没有孤对电子,价层电子对数为3,是平面三角形,D错误;

故选D。

3.用0.1000mol?L-1的盐酸滴定某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甲基橙做指示剂

B.酸式滴定管用盐酸润洗后,润洗液全部从上口倒出

C.滴定开始到终点,滴定管的尖嘴不能碰触锥形瓶内壁

D.滴定前未驱赶滴定管尖嘴部分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则所测浓度偏低

【答案】A

【解析】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所得溶液呈中性,则盐酸滴定某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时可用甲基橙或酚酞做指示剂,故A正确;酸式滴定管用盐酸润洗后,润洗液应部分从上口倒出、部分从下口放出,故B错误;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可接触锥形瓶内壁,目的是使滴定管流出的液体充分反应,故C错误;定前未驱赶滴定管尖嘴部分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会使消耗盐酸溶液的体积偏大,导致所测浓度偏高,故D错误;

故选A。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且水的pH保持不变

B.碳酸钠溶液中加入KOH固体,减小

C.氯化铁溶液加热蒸干并灼烧产物为FeCl3

D.将氯化铁固体溶解在浓盐酸中配制氯化铁溶液

【答案】D

【解析】升温促进水的电离,造成溶液中H+浓度升高,pH减小,A错误;碳酸钠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加入KOH固体后,溶液中OH-浓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增大,B错误;FeCl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加热时水解平衡正向移动,生成Fe(OH)3,而Fe(OH)3不稳定,加热灼烧时发生分解:,因此最终产物为Fe2O3,C错误;浓盐酸中的大量氢离子可以抑制铁离子的水解,最终配制得到氯化铁溶液,D正确。

因此,本题选D。

5.下列实验设计及装置(夹持仪器略去)的使用正确的是

A.用装置甲测定锌和稀硫酸反应的速率

B.用装置乙量取稀盐酸时读数为24.10mL

C.用装置丙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用装置丁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答案】C

【解析】用装置甲测定锌和稀硫酸反应的速率,需要测定单位时间内收集氢气的体积,缺少秒表,且应把长颈漏斗换成分液漏斗,故A错误;用装置乙量取稀盐酸时读数为23.90mL,故B错误;两个试管内唯一的变量是双氧水的浓度不同,用装置丙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C正确;用装置丁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应该把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故D错误;

选C。

6.FeSO4·7H2O的结构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键角:①②

B.H2O与Fe2+、H2O与的作用力类型相同

C.Fe2+的配位数是6

D.电负性:OSH

【答案】B

【解析】从结构图中可看出,键角①对应的与形成配位键,氧原子只有1个孤电子对,键角②对应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牧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