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与国学传播热潮的关系探佚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与国学传播热潮是当前历史时期同时存在的两种文
化现象,正确界定二者关系应该避免对立思维、割离思维、替代思维、问题思维
等四个误区,寻找二者的契合有利于国学传播的健康发展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
程的更好实现。
标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国学热;关系
根据章太炎先生的界定,国学一般指我国传统文化体系及其学术研究体系
[1]。在当前的话语环境中,国学范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国学是指以中国
古代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体系,广义国学则在时间跨度上包括了中
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国学作为文化符号在民间社会和学术领域有着广泛
的认同空间和深厚的生存土壤;国学所代表的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体系在当
代社会价值体系的演进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国学热的发展将会在更深层次上成为
评价当前社会意识体系运行状态的重要表现。
一、对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与国学热潮关系认识的几个误区
国学热的各种表征成为当下教育研究、文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研究、
民俗研究等领域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此时此刻,国学的当代发展与马克思主
义大众化的关系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进程应该思考的问题。
两者关系的错误认识主要有以下四种误区:
误区之一:对立思维,主要指在马克思主义当代传播和国学传播中采取将二
者对立起来的思维态度,主张二者不可共存,一定要“一较高下”。
误区之二:割离思维,主要指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排除国学类的优秀
传统文化精华内容、在国学传播和发展中剔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历程的
历史影响和现实指导,主张二者割离。
误区之三:替代思维,主要指或者以推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视点,主张
彻底替代国学传统文化的影响;或者以推崇国学经典为视点,主张彻底取代马克
思主义理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这两种做法都是以替代对方为目标的,
是割离思维的进一步演进或强化。
误区之四:问题思维,主要是指为了拓展各自的理论空间,不顾事实、不重
真理、一味的进行针对对方内容的庸俗“批判”。
这些误区都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与国学传播热潮关系的误解,遗憾
的是,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在大众传媒中,各种误读的案例都不鲜见,任其发展
的后果是既不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也不利于国学精华思想的发展和繁
荣。
二、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与国学传播热潮的契合
国学研究的热潮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章太炎先生创办的“国学讲习所”,是
近代国学研究机构的开端。国学大盛的代表事件是20世纪20年代著名的北大国
学门和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的建立,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80年代国学“寻根”
热的出现,一些综合性大学都建立了国学研究所,如南京大学国学研究所,有的
大学甚至成立了国学院和国学系,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90年代“国学”热再
次掀起至今,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华,展现东方文化的神韵与
魅力,国学开始逐渐进入主流媒体和网络世界,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各
种国学网站、孔子学院的开设都极大的促进了当前的国学热。
通过对国学传播热潮的简单追溯可以发现:
第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应为引导国学传播热潮的长远发展提供思想指
南和方法论原则的指导。当前逐渐升温的国学热是满足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
设要求的、符合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基础的国学。由于国学形成和发展的
历史十分悠久、复杂,其中具有封建社会伦理政治化、森严的等级制、落后的愚
民观等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在研习经典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如何滤
清、挖掘和梳理国学领域的基本概念体系、价值建构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世界
观和方法论,可以培养、提高社会主体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观察、分
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国学传播热潮中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
的影响。
第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与国学传播热潮从不同界面满足了社会主体的
不同精神诉求,在社会价值体系构建和完善中发挥相互支撑的作用。国学经典所
代表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原则是具有共通性
的。尽管马克思把理论的目光投向了自然、社会和人,使哲学的理论主题从世界
何以可能转换为人类解放何以可能。同样的价值满足也出现在国学传播热潮中,
如:从《周易》中品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辩证规律
观、注重内心和谐的心灵哲学取向。从传统儒家思想精华中吸取入世有为与积极
进取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