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比亚迪比较优势案例.pdf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比亚迪:将机器变成人

起步晚,资金少,并未成为比亚迪的劣势。通过独创性的流程改造,比亚迪把电池制造

这一资本密集的产业变成了劳动密集型产业,最大限度地将技术与中国的比较优势——劳动

力结合,获得了外国竞争对手难以企及的成本优势。同时,半自动、半人工的生产流程在柔

性化生产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企业由此进入螺旋上升的良性循环

一条生产线就要几千万元。一家现金只有350万、既缺资金亦无技术的企业,如何起步,

如何活下来,如何中国电池制造商比亚迪的答案是:自创生产线,将机器还原成中国最不稀

缺的要素——人。

逼出来的创新

1995年2月,29岁的王传福靠借来的一笔钱和几个朋友共同创立比亚迪实业,注册资本

450万元,除了技术投入,现金约350万元。当时他们所拥有的资源是:3年前王传福被破

格委任为中国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总院301室副主任,同期被评为国家级高级工程师、副教

授,成为总院最年轻的高级知识分子,并由此获得一些生产经营方面的经验——1993年,

中国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和内蒙古有关方面合资成立了深圳比格电池有限公司,欲利用包头

丰富的稀土资源搞新产品开发。

1994年前后,王传福从一份国际电池行业动态中得知日本将不再生产镍镉电池。他立即

意识到这是一个黄金机会,决定马上生产这种电池。比亚迪所涉足的二次充电电池(蓄电池)

是便携式电子能源的一种,它又分为锂离子、镍镉、镍氢和锂聚合物电池。从1990年起,

充电电池的市场迅速扩大。但三洋、东芝等一些日本电池制造商占据着世界90%以上的市场

份额,中国企业很难进入这种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

为了保持技术上的垄断,日本人禁止出口充电电池技术及设备,甚至禁止在中国投资建

厂。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国内也有不少厂家生产充电电池,不过他们都是买来电芯,

做组装。由于利润少,几乎没有竞争力。

比亚迪成立后,选择的业务方向是二次充电电池的OEM(委托加工)市场,并且专攻镍

镉电池生产,把产品定为那些用于无线电钻、电锯、应急灯等产品的镍镉工具电池。这些产

品在欧美需求量极大,比亚迪工具电池因性能稳定而在这一区域极为畅销,这为初创期的比

亚迪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生产上看,蓄电池是一种简单的组装产品,从上游原材料供应商手中买来电芯,再购

入一些其它的元件,即可组织生产。而能否生产电芯,实际上是市场竞争的关键。比亚迪从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一开始就把目光投向技术含量最高、利润也最丰厚的电芯生产。当时,日系厂商的一条生产

线至少要几千万元,创业初期的比亚迪无力投资。于是,比亚迪干脆凭借自身技术能力,动

手设计制作关键设备,然后把生产线分解成一个个可以人工完成的工序。

比亚迪只花了一百多万元人民币,建成了日产三四千个镍镉电池的第一条生产线,而这

种半自动化半人工化生产线所具备的成本优势,也成为比亚迪日后商战的法宝。当时日系厂

家生产线全自动化,用机器人,而比亚迪则根据自己朴素的想法改变了这一点。他们发现,

人手做大范围的移动误差不是很大,真正的误差是最后把零配件装上去的误差。所以他们在

最后的环节设计了很多简单实用的夹具,不符合标准的配件就装不上去,“人加夹具”的过

程模拟出了比较低端的机器人。这样,相当一部分生产线都变成了手工,而且核心设备也逐

渐开始本地化生产,由此,比亚迪获得了最大的优势——固定资产投入非常低,折旧成本相

应也非常低。比亚迪的折旧成本大约是3%~4%,而三洋等全自动生产线的折旧成本要达到

30%~40%。售价十几元钱的电池,别人的成本是四五美元,而比亚迪的成本只有一美元,因

此获得了非常大的成本优势。

文档评论(0)

153****24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