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极端天气提升公众气候危机意识 十余城市社工共推绿色制冷行动.doc

极端天气提升公众气候危机意识 十余城市社工共推绿色制冷行动.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极端天气提升公众气候危机意识十余城市社工共推绿色制冷行动

广东省今年4月份的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增多1.8倍,为历史同期最多,打破了4月雨量历史记录。同时,广东持续遭受强对流天气影响,雷暴、大风、冰雹、龙卷风频发,对当地生产生活造成广泛影响。全球变暖导致极端天气频发的趋势明显,让原本美好的人间四月天不复过往。应对气候变化,离不开政策引导与技术革新,但唤醒公众气候危机意识同样举足轻重,只有在全社会层面构建起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共识,绿色转型的道路才能行稳致远。

?

5月13日至19日是今年的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主题为“绿色转型,节能攻坚”。5月15日为全国低碳日,主题为“绿色低碳,美丽中国”。绿色创新发展研究院(iGDP)长期关注并推动公众气候行动,在节能周期间,在能源基金会的支持下,我们联合广州市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粤港澳大湾区以及北京、重庆、绵阳等十多个城市共同开展了以“绿色制冷”为主题的社区行动。我们通过为社区社会工作者提供能力建设,帮助他们更好地推动社区居民家庭开展制冷减排行动。

社区社会工作者能力建设

社区社会工作者是社区最重要的守门人,他们的工作不仅琐碎与繁重,背后也隐藏着极高的技术及能力要求——他们要将政策、社会资源在社区层面实现整合并进行分配,在日常谈笑间识别脆弱人群的需求,与志愿服务者进行有效衔接,更进一步,社区社会工作者需要建立骨干社区居民网络,熟悉他们的能力优势,在社区应急时期将其转化为强而有力的支持网络。

气候危机越发紧迫,具有前瞻意识的社区社会工作者早已先行先试。iGDP基于自2019年以来,在多个城市,与社区社会工作者合作开展绿色制冷活动的经验,联合国内多位专家研发“节能一夏”社区能力建设课程,旨在启发更多社区社会工作者积极参与气候议题,强化社区层面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及行动能力。

课程设计以公众耳熟能详的节能减排为锚点,延伸至气候科学、国家气候政策、国际低碳社区建设经验、城市社区更新、家庭绿色制冷的倡导与实践经验、社区活动策划与实施等丰富内容。目前共有42名社区社会工作者完成培训。

绿色制冷社区行动

早在今年3月23日,广州气象部门就已“官宣”入夏,这意味着广州创下了最早入夏记录。随后几天,粤港澳大湾区的多个城市也陆续做出入夏“官宣”。入夏时间越早,意味着制冷需求越多,能源消费也就更高,而不愿为之买单的居民也只能想尽办法成为“蹭凉一族”。因此,我们不难理解以“空调刺客”讽刺出租屋高昂的制冷电费何以引起广东坊间的多轮热议。

低收入家庭,包括他们的孩子则成为高温天气下首当其冲的脆弱群体。这些孩子承载着家庭发展的希望,却遭受着比上一代更多的极端天气事件及其所带来的影响。他们和其他孩子一样,也需要凉爽的白天和夜晚,以保持对学习的专注,改善睡眠质量。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AR6综合报告:气候变化2023》中指出,需求侧减排要与社会福祉、公平等目标关联起来,设计合理的需求侧减排措施将带来增进福祉、改善公平、强化信任等诸多协同效益,这些效益能够动员更广泛的社会参与,提升公众对减排政策的接纳程度,为全民减排行动注入强劲动力。制冷是保障健康和正常生产、生活的重要措施,与此同时,冰箱、空调也是家庭能耗大户,社区是开展气候减缓与适应行动的理想场景,社区社会工作者运用社区工作的专业手法为公众提供绿色制冷的科普知识以及参与绿色制冷议题讨论的空间,也是兼顾社会公平、强化社区信任关系的工作方向之一。

在全国节能周期间,粤港澳大湾区、北京、重庆等地多个城市的社区社会工作者通过运用“节能一夏”社区能力建设课程所学知识,策划绿色制冷主题社区活动,激发青少年参与气候议题的热情,调动家庭、社区志愿者共同了解气候变化对不同人群的影响,推动公众积极采取节能减排措施。以下介绍五个绿色制冷社区行动案例。

实践案例一:

广州市海珠区凤阳街道康乐村

康乐村是全国著名的制衣厂村,约一平方公里土地上有制衣厂、仓储企业5200多家,聚集超30万制衣行业从业者[1],他们将“小单快反”的服装生产模式推向极致,曾经以24小时甚至12小时即可出货的惊人速度成为全国快时尚产业链最具竞争力的一环。然而,同样闻名于外的还有这里的小作坊和出租屋,“打工仔”们开工、居住、消费都在一栋栋“握手”自建房里完成。空调和冰箱在这种出租房里属于“轻奢”的配置,也成为了一些老板争夺工人资源的利器。忙于生计的父母往往没有精力陪伴子女,常常是兄弟姐妹互相照顾。

?

社工们通过在社工站发起“?节能纳凉我先行?”的环保美育工坊,一方面为缺乏照护的儿童提供安全的美育教育环境,另一方面则通过组织儿童走访社区,了解居民夏天绿色降温的方法,向居民科普绿色环保理念,标注社区的纳凉资源,在扇子上绘制社区纳凉地图并赠送给社区居民,让“蹭凉”更有社区温度。

?

本次活动共有30余位儿童参与,

文档评论(0)

知识贩卖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