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谈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教学“创新”.pdfVIP

谈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教学“创新”.pdf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谈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教学“创新”

第一篇:谈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教学“创新”

谈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教学“创新”

摘要:在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尤为重要。

从以下两个方面谈了实践经验:细节,让课堂教学显创意;兴趣,让

课外拓展做加法。关键词:劳动与技术;创新;发散思维

在很多年前的劳技课堂上,我们就已经开始着手挖掘学生身上的

“创造力”,然而多年后,劳技课程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却见微知著。

面对这样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全员创新的时代”,各行各业都使尽

了浑身解数“全员创新”。我们,已占有了一个庞大资源体系的教育

业,不应该在新的平台上扎扎实实地探究一下学科教学对学生“创新

能力”培养的这一问题吗?

作为一名从事劳技教学的老师,我深知学生的创造力对于课堂教

学的重要性。所以,我研究如何在劳技教学中学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其目的并不仅仅为了刺激“模仿”,而是希望从科学的角度去理解学

科创造力的形成与发展,因为只有先寻根探源,才能找到促其生成的

点。

《江苏省义务教育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中指出:“劳动与技术

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基本目标,

以操作性学习为基本特征的教育。”我也时常会问自己,我们的劳技

课堂给学生搭建了一个怎样的平台,他们在学习中获得了“积极的劳

动体验”和“良好的技术素养”了?然而,我得到的答案是:孩子们

在课堂上习得的,主要是作品制作的基本步骤与方法,在思维方式和

精神高度上,缺少了独特的建设。因为,在这样一个有着相对固定的

操作流程及成效目标的学习空间里,存在太多的“统一”要求。每一

课,学生只能用相同的材料,按着书本上的步骤制作相同的作品,日

积月累,学生心中的“求同感”“依赖感”会猛增,但这与“创新能

力”的培养却是背道而驰的,所以,我们必须允许“统一”变得“多

样”,并想尽各种办法将其转化成可操作的方式,让它在劳技课堂的

内外生根发芽。

一、细节,让课堂教学显创意

笔者认为,我们劳技课程的课堂教学,其主要的任务就是将课程

内容解码,分解出操作技巧,并在教学环节中设置一个“创新能力”

的推进器,引导学生进行“多样”思维。下面就是其在实践过程中积

累的一些经验与方法。

1.让“教学数据”实现多样性使用

在本课的教学中,其中一个环节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自

学的形式,了解抽拉式衣架的制作步骤和准备工作,并完成《我的计

划》这张表。备课时笔者发现,本课的配套视频中,对制作抽拉式衣

架所需准备的五段金属丝,有明确的长度提示,但是书上却没有标明。

这是什么原因呢?如果我们对衣架各组件做出长度的规定,势必能让

学生对衣架各部分的比例把握做到心里有数,这样一来,不仅降低了

制作的难度,做出来的衣架也会更加匀称、美观。但是,教科书的编

者更看到了提供数据带来的弊端:它会缩小创意制作的空间。如果孩

子们根据提供的数据进行制作,做出来的衣架不管是大小、形状肯定

趋于类似,同时也没有了再创造的可能。所以,笔者认为:我们作为

劳技教学的引导者,应该对书本或教辅材料中提供的制作参考数据进

行“多样性使用”的指导。就像这个案例,我们可以鼓励学生以提供

的数据作为参考调整数据(加长或缩短五段金属丝的长度),在衣架

的细节处做一些创意设计,这样就能做出更美观、更独特的抽拉式衣

架了。

2.让“需要”指引多样性设计

五年级下册的衣架制作一课,是技术服务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实践操作课。本课分别安排了《抽拉式衣架》

《防风衣架》两个课时,对于这样的教学安排,笔者进行了思考:

《江苏省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教材说明》(以下简称《说明》)中指

出,我们的劳技课,本身就“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就是让

学生在“了解劳动创造世界,理解劳动的意义”这一过程中形成能力。

再看这两课时的教学内容,不管是抽拉式衣架还是防风衣架的制作,

都是在指导学生针对衣架的不同功能开展的学习、制作活动,都是为

了解决我们晾衣过程中遇到的小麻烦。正因为有了这些“需要”解决

的问题,才有这样的制作需要,这就是《说明》中指的“劳动的意

义”。所以,劳技教学不能仅停留于技术传授的层面,更应指导学生

从生活的“需要”出发,去思考,去创新。为此,笔者设计了《做一

个实用的衣架》一课。课中,笔者让学生先观察自己在晾衣服时存在

的问题,从而产生创新制作的需要,再引导他们通过改变晾衣架的形

态或改换制作材料等方式去解决问题。这样的

文档评论(0)

151****63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大专毕业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