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
PAGE1
第六节人类遗传病
学问梳理
1.人类遗传病概述
(1)遗传病是由于生殖细胞或受精卵的遗传物质变更而引起的疾病。
(2)人类遗传病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遗传病。单基因遗传病大约有6500种,如苯丙酮尿症、并指和亨廷顿舞蹈症等。多基因遗传病与环境因素有亲密关系,其发病有家族聚集倾向,如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青少年型糖尿病和神经管裂等。染色体遗传病是染色体畸变引起的,由于涉及的基因较多,因此常表现为多种症状的综合征如猫叫综合征、性腺发育不全综合征等。
2.人类遗传病的预防、监测与治疗
(1)遗传病的监测方案:①以人群为监测对象;②以大的医院为监测对象。目的:分析发病缘由和供应防治方法。
(2)遗传病的预防方法:①群体普查和普防,②家族调查,③携带者检出,④婚姻和安排生育指导。
(3)遗传病的治疗方法:药物疗法、手术治疗、饮食疗法、基因治疗。
(4)为了提高人口的遗传素养,我国提倡优生优育。
目前,优生工作的主要措施有禁止近亲结婚、进行遗传询问、提倡“适龄生育”和产前诊断。
(5)基因治疗是指运用重组DNA技术订正或弥补患者细胞中有缺陷的基因,使细胞复原正常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学问导学
1.人类遗传病概述
重点总结四种遗传病的特点,能够快速依据图谱推断出所问病症的遗传方式。
2.人类遗传病的预防、监测与治疗
禁止近亲结婚、进行遗传询问属于胚胎形成前的一级预防措施,产前诊断及中止妊娠属于胚胎形成后的二级预防措施。
遗传询问是遗传学专家或医生依据患者遗传病类型进行系谱分析,以确定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和发病几率,以便对即将生育的患者(或携带者)和家属提出合理的生育建议。
疑难突破
1.单基因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
剖析:要特殊留意遗传病类型的推断,要依据遗传特点来推断:
(1)“双无生有”指“正常双亲生出异样后代,表明遗传病由隐性基因限制。同理,可理解“双有生无”。
(2)“父亲正常而女儿患病”,在隐性条件下,可推知该遗传病致病基因肯定不在X染色体上。同理,可理解其他。
(3)代代患病的最可能是显性遗传病,隔代遗传最可能是隐性遗传病。
单基因遗传病的类型
遗传特点
实例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患者的双亲之一必患病,存在“有中生无”,通常代代患病
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近亲结婚子代发病率高,存在“无中生有”常隔代遗传
苯丙酮尿症、白化病、先天性耳聋
伴X显性遗传病
男性患者的母亲肯定患病
男性患者的女儿肯定患病
抗维生素D佝偻病
伴X隐性遗传病
男性患病多于女性,女性患者的父亲、儿子肯定患病
红绿色盲、血友病,进行性肌养分不良
伴Y遗传病
父传子、子传孙
男性外耳道多毛症
2.先天性疾病和遗传病有什么区分?
剖析:推断一种先天性疾病是否属于遗传病,关键是看是否由遗传物质的变更所致。例如先天愚型、并指、白化病等是遗传病,而母亲在妊娠前三个月内感染风疹病毒,可使胎儿产生先天性心脏病或先天性白内障,所以虽是先天的,但并不遗传,而当一种畸形或疾病是由遗传物质的变更所致,而且在胎儿诞生前,染色体畸变或致病基因就已表达或形成,这种先天性疾病是遗传病;在胎儿发育过程中,由于环境因素的偶然影响,胎儿的器官发育异样,导致形态或机能的变更,这也是先天性疾病,但此类先天性疾病就不是遗传病。另外,后天的疾病也不肯定不能遗传,如遗传性小脑运动失调症是一种常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病,却一般要到35~40岁才发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