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一、鼎湖山听泉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掌握字词。
2.学习本文如何围绕一个“听”字,扣住一个“泉”字来组合材料的方法。
3.能够激情诵读欣赏,在诵读的基础上初步了解本文虚实相生,手法多变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
1.学习作者扣题组织材料的方法。
2.激情诵读,初步赏析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扣住一个泉字,以“听”为主线,移步换景的写法。
教学媒体
教学过程
复备栏
一、导入新课
祖国的山水风光秀丽无比。无论是霞光日影,还是涛声泉音,都凝聚着自然的情理意趣,传递着人类的美好情感。一枝一叶总关情,在广东省的肇庆市也有一处风景胜地,这就是风光秀丽的鼎湖山。今天,我们就跟随当代散文家谢大光先生去《鼎湖山听泉》(板书)。
二、整体感知
1.认真浏览,解决字词。
请同学们把不认识的字词运用圈点勾画法标出,然后借用工具书,读准字音,扫除文字障碍。同桌之间也可相互交流。
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梳理文章,初读感知。教师适当引导。
2.相互交流,补充扩展。
请同学们相互交流一下自己的学习发现。教师强调以下字词:
怅惘楹联汨汨嬉戏拾级
污垢遐想迥然泠泠淙淙
3.自由朗读全文,梳理脉络。
(1)请同学们拿起笔,边读边思考:
①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游记散文一般都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试着从文中找出能表明作者行踪的词语。
②作者写鼎湖山的风光景物都写了些什么,与以往的写景文章相比有什么不同?
(2)梳理读文,师生互动交流,补充订正。
①关于作者的行踪,请同学们在书上勾画出作者的游山踪迹:
岸边——寒翠桥——山中——补山亭——庆云寺(半山)。
教师指导学生采用跳读方法,勾画出这些词句。明确行踪在移步换景中的作用。这样安排材料,不但把作者的行程交待清楚,而且逐渐把山泉的形态精神描摹出来。
文中除了行踪顺序,你还能否发现别的顺序呢?
明确:文中也隐约交待了时间的变化:黄昏——晚饭——夜间。
小结:本文作为一篇游记散文,以空间转换为主,辅之以时间顺序来组织材料。时空交错,交待了听泉的背景,很好地组织了材料。
②明确:文章虽写了细雨、浓雾、亭台、寺院、繁花、古树,但从行文思路来看,都是为写听泉
而铺陈,全文由“听”引领,由“泉”作结。这是作者的心灵旅程,心泉所在。可谓工于选材,巧于详略。这样避开了以往行文的陈窠旧式,令人耳目一新。
三、个性阅读
1.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读文章,可高声朗读,可默默品读,可相互对读,可小组互读。
教师指导学生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指导学生朗读,在读中感悟品味文中富有哲理的语言。要求学生能够在不理解的地方反复诵读,读中感悟,悟中品味。把自己认为优美的语句积累在本子上体味并加以仿写。
2.结合课后练习四,尝试背诵第8节。
四、课堂小结
整篇文章以“听”字统领全文,围绕“泉”字以地点的转换组织材料,采用多种手法,多层次写出了泉水的特点,详略得当,而又独辟蹊径,浑然一体。
五、布置作业
1.反复诵读课文,就自己感兴趣的句子吟哦讽诵,揣摩领悟。
2.背诵课文第8节。【板书设计】
鼎湖山听泉
行踪:岸边→寒翠桥→山中→补山亭→庆云寺(半山)
时间:黄昏晚饭后→夜间
以空间转换为主,以时间变化为辅
教后反思
一、鼎湖山听泉第二课时
主备人:审核人:课时编号:002复备时间: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体会赏析,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作者对人生对历史的感悟。
2.强化诵读,在诵读吟咏中,思考、体会、感悟,从而深刻理解文章精髓,体会文章要旨。
教学重点
赏析语言,体会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人生对历史的感悟。
教学媒体
教学过程
复备栏
一、检查复习,导入新课1.指名背诵第八节。
2.点评优缺点,齐背课后第四题的文字。
二、精读品析
登高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水。我们继续来学习文中语言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请大家说出自己的感悟与收获。
1.示范导读。
(1)教师示范朗读第二节(语气轻柔,充满怜爱)。
思考:你认为老师用这样的语气语调来朗读可以吗?为什么要这样读?
(2)体会比喻的妙处(感悟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自由诵读2—4段。作者以娇儿来喻山泉,你觉得这一比喻恰当吗?
明确:既写出了山泉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也写出了鼎湖山的年轻充满活力,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泉的爱意萌生。
(3)你还能看出泉水有什么特点?
明确:多、响、美(落实到具体词句)
2.指导学生朗读第8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