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汉语声母系统的发展轨迹.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语声母系统的发展轨迹

[摘要]声母是汉语语音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考察了中古、上古、近代和现

代汉语声母发展演变的概况,梳理了汉语声母的发展轨迹,从中可以看到汉语声

母演变的一些规律。

[关键词]中古声母;上古声母;近代声母;现代声母;演变轨迹

一、中古的声母系统

汉语声母的发展演变研究是以中古时期的声母系统为立足点的,中古声母系

统以《广韵》声母系统和宋人36字母为代表,《广韵》的声母系统大致代表六朝

至初唐汉语音系的声母,宋人36字母则代表的是唐宋时期语音的声母。

《广韵》声母系统首先经过陈澧考定其反切上字,将452个反切上字系联为

40声类,黄侃、钱玄同按反切下字的不同将“微”类从“明”类分开,得41类,其

后瑞典学者高本汉用同样的方法又分为47声类,白涤洲运用“统计法”也得出47

类,曾运乾、陆志韦、周祖谟等人进一步从审音的角度,结合“系联法”和“统计

法”各得出51个声类的结论。如果不考虑反切下字的要求,将同一声母的声类加

以合并,就可以得出《广韵》的实际声母35个:

唇音:帮、滂、並、明

舌音:端、透、定、泥、来知、彻、澄

齿音:精、清、从、心、邪庄、初、崇、生章、昌、船、书、禅、日

牙音:见、溪、群、疑

喉音:晓、匣、影、喻

宋人36字母是在唐末30字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归三十字母例》(藏英

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院,国内有复制本)和唐末和尚守温的《守温韵学残卷》(藏法

国巴黎国家图书馆,上世纪20年代,刘复抄录回国)记载了唐代30字母,两书

记载的字母名称完全相同,但是其排列顺序不同,“归三十字母例”没有指出字母

的发音部位,而守温30字母则按“五音”排列:

唇音:不、芳、韭、明

舌音:端、透、定、泥是舌头音知、彻、澄、日是舌上音

牙音:见、溪、群、来、疑等字是也

齿音:精、清、从是齿头音审、穿、禅、照是正齿音

喉音:心、邪、晓是喉中音清匣、喻、影亦是喉中音浊

宋·无名氏《韵镜》和郑樵《七音略》及以后的等韵图记载了宋人36字母,

题为“守温三十六字母”,看来是在守温30字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36字母及

其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可归纳为下表:

《广韵》35声母代表六朝至初唐汉语音系的声母,宋人36字母代表唐宋时

期语音的声母,其间的发展演变主要表现在:《广韵》声母还没有分化出轻唇四

母“非、敷、奉、微”,齿音还分三套;而到宋人36字母则庄组二等“庄、初、崇、

生”与章组三等“章、昌、船、书、禅”合流为“照、穿、琳、审、禅”,“日”母字仍

独立。这大致是《广韵》35声母到宋人36字母的主要发展。

守温30字母正体现了这之间的发展过程:较之《广韵》35声母,“庄、初、

崇、生”在唐末30字母中已经与“章、昌、船、书、禅”合并为“照、穿、审、禅”,

没有齿音章组全浊声母“船”;较之宋人36字母,则轻唇四母“非、敷、奉、微”

还没有分化,也没有齿音照组全浊声母“琳”。李方桂《上古音研究》P16认为“禅

两母有同一的来源”,而《广韵》中的“船”母跟36字母的“琳”母是前后传承的一

个声母。“娘”母本来在36字母里与“泥”母没有分别①,因而在唐末30字母和《广

韵》声母也都没有。

以《广韵》35声母和宋人36字母为立足点,我们可以上推上古声母系统,

下探近代和现代声母的发展线索。

二、上古的声母系统

由于上古没有韵书,研究韵部系统可资利用的《诗经》《楚辞》等上古韵文

不能用来分析声母,现存其他材料也不能很好地记录上古声母情况,现在可以依

据的材料主要有《说文》谐声偏旁,段玉裁《六书音均表》:“同谐声者必同部”,

这个论断本意是指韵部而言:上古形声字谐声偏旁相同,其所属韵部也相同。这

一规律也适用于上古声母研究,曾运乾《音韵学讲义》P391:“凡形声、转注诸

字,声母在某韵,从其声者即与之同韵;声母在某纽,从其声者亦与之同纽。”

另外还有直音、读若、声训、异文、方言、汉语与外语对音等零星语音材料。由

于研究上古声母可资利用的材料很不完备,因而关于上古声母系统的情况,目前

人们还不十分清楚,一些研究者的成果也颇多争议。

文档评论(0)

199****21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小学毕业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