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防灾减灾培训会议领导讲话稿范文(通用5篇)
防灾减灾培训会议领导讲话稿1老师们、同学们:
一年前发生在四川汶川的一场地震灾难成为了13亿中国人彻骨铭心的疼痛;
一年后,国务院还规定每年的5月12日为“防灾减灾主题日”。为了提高广大
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对于增强防灾减灾自救互救能力,有效减少人员伤亡我们
今天进行了一次防灾减灾疏散演练活动。
安全重于泰山,人的生命是最可宝贵的。对一个国家而言,安全是社会和谐的
基石;对一个单位而言,能使其毁于一旦的只有安全;对个人而言,生活的幸福
来自安全,人生的快乐首当平安。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安全,就没有社会的稳
定,就没有各项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就没有个人的安居乐业。
学校是人员密度较大的场所,一次严重的安全事件都会给学校带来灭顶之灾,
学生的平安牵动着千家万户。安全是学校兴盛的前提和保障,安全责任要常抓不
懈。今天,我们举行的这次防震安全逃生演练,是对学校安全措施的一次再落实,
是对学校师生员工安全防范意识的一次再强化,是对提高大家安全逃生技能的一
次实地演练和培训,也表达了学校对学校安全工作持之以恒、紧抓不放的决心。
对这次活动,我们用以下的几句话进行概括、点评:各班教师高度重视,组织
有序;参演学生服从指挥,步调一致;动作要领规范到位,活动安全有序,达到
了预期的目的和要求。对于这样的演练活动,我们要经常化、常态化,要采取突
然进行和有准备进行多种形式。全体师生务必高度重视,积极参与。让我们共同
努力,打造平安学校,建设和谐校园。
谢谢大家!
防灾减灾培训会议领导讲话稿2各位老师,同学们:
谈起地震,人们总是不寒而栗,没错,地震是人类的天灾,是不可阻挡和不可
改变的,但是,面对地震人们真的就束手无策了吗?我想不是的,只要明白一些
地震常识,就一定能在地震中脱离危险,掌握这些常识也是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
知识。
地震是自然界10大灾害之一,也是损失最为严重的灾难,带给社会和人们的
是破坏和毁灭。目前,人类对地震的预报,仍然是一道尚未攻克的科学难题。中
1/5
共中央、国务院对地震预报工作极为重视,我国地震工作者经过30多年的不懈
努力,在成功地预地震上,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现在全国建有400多个台
站,网点2000多个。广西建有观测台站29个,观测网点50多个,观测项目39
项。筑起了一道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的防护网。
当地震时也不要慌张,要在镇定中作出正确的选择,可以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
的下面,晃动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首先,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
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也要用坐
垫等物保护好头部。
当大地震时,一定要注意关火,否则就十分危险关火时也要注意几个问题,
大的晃动来临之前的小的晃动之时:在感知小的晃动的瞬间,即刻互相招呼:“地
震!快关火!”,关闭正在使用的取暖炉、
煤气炉等。在大的晃动停息的时候:在发生大的晃动时去关火,放在煤气炉、
取暖炉上面的水壶等滑落下来,那是很危险的。大的晃动停息后
去关火。在着火之后:即便发生失火的情形,在1-2分钟之内,还是可以扑
灭的。为了能够迅速灭火,请将灭火器、消防水桶经常放置在离用火场所较近的
地方。
地震发生的时候也不要慌张的往门外跑,玻璃、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
很危险的。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靠近这些
物体。将门打开,确保出口,如果出口被堵,要及时退会房间,躲在安全的地
方等待救援。
知道了这些关于地震的’知识,相信大家一定对地震也有所了解,也不会对地
震还有先前的恐惧心理了,希望大家可以好好的运用这些地震知识保护自己,我
们一定要记住:防震减灾,从我做起!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防灾减灾培训会议领导讲话稿3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2008年5月12日,我们永远记得这个日子,汶川发生了大地震,房
屋倒了,亲人没了,家园瞬间成了废墟。那一幕幕都揪痛了我们的心。同学们,
为了引起我们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增强灾害风险的防范意识;普及防灾减灾
2/5
的知识,增强综合减灾的能力。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