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细菌的致病性与细菌感染PPT教学课件.pptx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细菌的致病性与细菌感染PPT教学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二章细菌的致病性与细菌感染

学习目标1.掌握致病菌与机会致病菌的概念,细菌外毒素和内毒素的特性与区别,细菌感染的种类、传播方式及类型。2.熟悉机会致病菌所需的特定条件,细菌的侵袭物质和毒素,外源性感染的传染源,隐性感染、显性感染和带菌状态的概念。3.了解显性感染的类型。

第一节致病菌与机会致病菌

第一节致病菌与机会致病菌一、致病菌致病菌是指能侵入机体、生长繁殖导致疾病的细菌,亦称病原菌。有的致病菌仅引起人类的疾病,如淋病奈瑟菌;有的致病菌仅引起某些动物的疾病,如鸭疫里氏杆菌;还有的致病菌既可引起人类的疾病,又可引起某些动物的疾病,如炭疽杆菌、鼠疫耶尔森菌、布鲁氏菌等。

二、机会致病菌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各部位的正常菌群对人是无害的,但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中的某些细菌也可引起疾病,这类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在特殊条件下能引起疾病的细菌,称为机会致病菌(opportunisticpathogen)或条件致病菌(conditionedpathogen)。正常菌群成为机会致病菌所需的特定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种。在正常情况下,寄居于肠道的正常菌群(如大肠埃希菌等)从肠道进入泌尿生殖道、腹腔或血液等部位即可导致炎症。应用大剂量皮质激素、抗肿瘤药物(化疗药)或放射治疗等均可导致严重的全身性免疫功能低下。耐药菌大量繁殖使正常菌群的组成和数量明显改变,称为菌群失调(一)寄居部位改变(二)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三)菌群失调

当菌群失调状态进一步发展时,患者可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常表现为假膜性肠炎、肺炎、鹅口疮、尿路感染或败血症等,即菌群失调或菌群交替症。临床上又将严重的菌群失调称为二重感染或重叠感染。对二重感染患者,除应立即停用原抗生素,并对患者采样标本中的优势菌进行药敏试验、选用合适的药物治疗外,还应使用有关的微生态制剂,以恢复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

第二节细菌的致病性

第二节细菌的致病性细菌的致病性(pathogenicity)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细菌侵入宿主体内定居、增殖、扩散及产生毒性物质,导致不同程度病理过程的特性。简而言之,细菌的致病性就是细菌能引起宿主疾病的性能。细菌的致病性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含义。一、细菌致病性的概念1.致病菌可引起宿主某种疾病的特性2.致病菌引起宿主疾病的能力

细菌的毒力常用半数致死量(medianlethaldose,LD50)或半数感染量(medianinfectivedose,ID50)表示,即在一定时间内,通过一定的接种途径,使一定体重的实验动物半数死亡或感染所需要的最少细菌数或细菌毒素量。致病菌的毒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突破宿主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并在宿主生理环境中定居、生长繁殖和扩散的能力,称为侵袭力;01二是损伤宿主机体组织细胞或器官引起生理与病理变化的致病物质,包括细菌的结构成分和有关的生物大分子物质。02

二、影响细菌致病性的因素致病菌侵入机体能否引起宿主机体疾病,一方面取决于宿主的抵抗力,即抗感染免疫力;另一方面取决于致病菌本身的毒力、侵入的数量及侵入的部位。通常来说,宿主的抗感染免疫力弱,致病菌的毒力强,侵入的数量足够,且侵入的部位适当,就可引起疾病;否则,不能引起疾病。例如,毒力强的鼠疫耶尔森菌,只需有数个侵入机体即可引发感染;而毒力弱的肠炎沙门菌则常需摄入数亿个才能引起急性胃肠炎。多数致病菌具有特定的侵入部位,即各种致病菌通过特定的侵入门户才能到达特定的器官和细胞而致病。例如,伤寒沙门菌、志贺菌、霍乱弧菌等必须经口侵入肠道才能引起感染,破伤风梭菌及其芽孢只有进入深部创伤等缺氧环境中才能引起破伤风。此外,有些致病菌侵入机体的适宜部位不止一个,如结核分枝杆菌可以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创伤部位等侵入机体而引起结核病。

第三节细菌的毒力物质

第三节细菌的毒力物质一、细菌致病性的概念(2)黏附物质(1)菌毛21菌体表面的黏附性结构及物质多数G致病菌通过菌毛与宿主易感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致病菌可经这些黏附物质的作用而定植于宿主机体的某些部位,并能使细菌在扩散入血液及其他部位时进一步定植。(一)菌体表面的结构与成分

2.荚膜与微荚膜细菌的荚膜本身没有毒性,但具有抗吞噬和抵抗体液中杀菌物质的作用,使病原菌在宿主体内不易被清除,进而大量繁殖引起疾病。有的细菌有微荚膜,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的A蛋白、A群链球菌的M蛋白、伤寒沙门菌的Vi抗原、某些大肠埃希菌的K抗原等,其功能和荚膜相似。有荚膜的细菌失去荚膜后,其致病力随之减弱。

(二)侵袭性酶多种病原菌在代谢过程中能产生增强细菌侵袭性的酶类。这些酶类的作用是协助病原菌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或有利于病原菌在组织中的扩散,或破坏机体的免疫保护作用。例如,致病性葡萄球菌产生的血浆凝固酶能使血浆中液态的纤维蛋白原转变成固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知识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