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厌氧性细菌PPT教学课件.pptx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厌氧性细菌PPT教学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九章厌氧性细菌

学习目标1.掌握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和肉毒梭菌的生物学特性与致病物质及其所致疾病。2.了解无芽孢厌氧菌的种类、致病条件及感染特征。

厌氧性细菌是一群必须在无氧条件下才能生长繁殖的细菌。根据能否形成芽孢,厌氧性细菌可分为厌氧芽孢梭菌属(Clostridum)和无芽孢厌氧菌两大类。

第一节厌氧芽孢梭菌属

患者,男,22岁,入院前10天头皮不慎被铁器砸伤。患者自行用旧布包扎,未予正规消毒清创处理,引起化脓性感染。近两天来,患者自觉身体不适,微发热,颈部有强直感,并出现张口困难,咀嚼食物时有牵强不便之感,时间不久即觉牙关紧闭,张口不能,出现苦笑面容。案例分析:1.根据上述临床表现,该患者可能患了什么病?2.该病由哪种病原体引起?感染途径是什么?3.该病的致病条件是什么?致病物质是什么?4.该病的特异性防治原则有哪些?临床案例第一节厌氧芽孢梭菌属

厌氧芽孢梭菌属有118个种,均为革兰氏阳性大杆菌;能形成芽孢,芽孢直径大于菌体,使菌体膨大呈梭状;大多严格厌氧,对热、干燥和消毒剂的抵抗力强。除产气荚膜梭菌等极少数菌外,厌氧芽孢梭菌均有周身鞭毛,无荚膜。多数厌氧芽孢梭菌为腐生菌,少数为致病菌,如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和肉毒梭菌可分别引起人类破伤风、气性坏疽和肉毒中毒等严重疾病。

一、破伤风梭菌破伤风梭菌是引起破伤风的病原菌。破伤风常发生于战时、创伤感染和产科感染后。据来自WHO的报告显示,全世界每年约有100万例破伤风发生,患者的死亡率为20%左右。在发展中国家,新生儿患破伤风的死亡率高达90%。

(一)生物学特性破伤风梭菌菌体细长,大小为(0.5~1.7)μm×(2.1~18.1)μm,有周身鞭毛,无荚膜。破伤风梭菌的芽孢呈正圆形,比菌体粗,位于菌体顶端,使细菌呈鼓槌状,为本菌典型特征(图19-1)。破伤风梭菌为革兰氏染色阳性菌,严格厌氧,营养要求不高,常在疱肉培养基中培养,生长后肉汤微混,疱肉变色,有腐败臭味。破伤风梭菌可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不规则菌落,菌落周边不整齐,且疏松似羽毛,有迁徙生长现象。破伤风梭菌的生化反应不活泼,一般不分解糖类,也不分解蛋白质。破伤风梭菌的芽孢对外界因素的抵抗力强,在土壤中可存活数十年,100℃作用1小时、高压蒸汽121.3℃作用15~30分钟、160~170℃干烤1~2小时可将其杀死。破伤风梭菌的繁殖体对青霉素敏感。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致病条件破伤风梭菌主要通过形成厌氧环境的伤口侵入机体,这种环境通常由于伤口窄而深、混有异物、组织坏死缺血缺氧或伴有其他细菌感染而形成。致病机理破伤风梭菌在伤口局部繁殖,不侵入血流,其致病作用主要由产生的两种外毒素(破伤风溶血毒素和破伤风痉挛毒素)引起。其中,破伤风痉挛毒素是主要的致病物质,它通过干扰神经系统,导致骨骼肌活动的兴奋和抑制失调,引发强直性痉挛。免疫性机体对破伤风梭菌的免疫属于体液免疫,主要是抗毒素的中和作用。

(三)微生物学检查一般不做微生物学检查,主要依靠典型症状和病史做出临床诊断。(四)防治原则首先要正确及时处理伤口,清创、扩创形成有氧环境。预防对已发生破伤风的患者应使用破伤风抗毒素与抗生素进行治疗。治疗0102

二、产气荚膜梭菌产气荚膜梭菌广泛存在于土壤及人和动物的肠道中,能引起人和动物的多种疾病。其中,A型产气荚膜梭菌是引起人类气性坏疽和食物中毒的主要病原菌。

(一)生物学特性产气荚膜梭菌为革兰氏阳性粗大杆菌,大小为(0.6~2.4)μm×(3.0~19.0)μm。产气荚膜梭菌的芽孢呈椭圆形,位于次极端,无鞭毛。产气荚膜梭菌在动物体内有明显荚膜(图19-2)。产气荚膜梭菌并非十分严格厌氧。在20~50℃的环境中均可生长,在37~42℃的环境中可迅速繁殖,分裂一代仅需8~10分钟。

在血琼脂平板培养基上,多数产气荚膜梭菌可形成双层溶血环,内环是由θ毒素引起的完全溶血环,外环是由α毒素引起的不完全溶血环。在卵黄琼脂平板上,菌落周围出现乳白色混浊圈,由卵磷脂酶(α毒素)分解卵磷脂所致,此现象称为Nagler反应,为产气荚膜梭菌的特点。产气荚膜梭菌在庖肉培养基中生长迅速,肉渣呈粉红色,肉汤混浊并有大量气体产生。产气荚膜梭菌的代谢十分活跃,可分解多种糖类,产酸、产气。产气荚膜梭菌在牛乳培养基中可分解乳糖产酸而使酪蛋白凝固,同时产生大量气体(H2和CO2),可将凝固的酪蛋白冲成蜂窝状,将液面封固的凡士林层上堆,甚至冲开管口棉塞,气势凶猛,称为汹涌发酵。汹涌发酵是产气荚膜梭菌与其他细菌相鉴别的主要特征。依据产生毒素的不同,产气荚膜梭菌可分为A、B、C、D、E五个毒素型,其中对人类致病的主要是A型。

(二)致病性1.致病物质产气荚膜梭菌能产生多种外毒素和侵袭性酶,其主要致病物质有以下几类。卵磷脂酶(α毒素):最重要的致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知识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