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辽宁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
方案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辽宁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方案
按照教育部要求,辽宁省从2006年秋季开始将进行普通高中课程
改革。为了确保课程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
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实
验工作的通知》(教基[2003]21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新课
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2005]6号)和《辽宁省教育厅关于推
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意见(试行)》(辽教发[2002]7号)要求,
制定本方案。
一、课程改革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指导思想
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
大众的基础教育,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愿望和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
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对于提高我省人口素
质和综合竞争能力,推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具有深远的战
略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进一步深化我省基础教育改革,实现
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提高普通高中教育水平提供了重要契机;对于
推动我省普通高中的教育教学改革,更好地发挥普通高中的教育资源
效益,促进普通高中尽快走上以内涵发展为主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实
现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
主动探究的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义。
我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教育“三个面
向”指示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中共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
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
行)》精神,立足我省实际,借鉴先期进入高中课程改革省份及我省义
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工作的有益经验,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构建特色
鲜明、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新课程体系,使普通高中素质教育取得实
质性进展,全面提高我省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为培养和造就大批
高素质的劳动者、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二、课程改革工作的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
1.巩固和扩大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成果,深化普通高中
的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普通高中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探索培
养创新型人才的新途径,奠定高中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基础,养成
其人生规划能力,使之具备适应未来发展的公民基本素养和健全人格。
2.探索课程管理运作模式,贯彻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制度,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充分体现课程的基础
性、选择性、均衡性。构建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重点的普通高中课程教学新体系。
3.构建普通高中新课程建设与管理的有效机制,提高学校建设与
管理课程的能力,开发多样的课程资源,逐步建立以校为本、联校开
发与共享课程资源的机制,形成充满活力、与时俱进的普通高中新课
程体系。
4.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基于模块的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学
方式的转变,构建以学校为基地的教学研究、选课指导、学分管理等
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5.改革对学校、教师、学生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建立符合新
课程要求的发展性评价制度与教学水平监测体系。发挥高考对高中课
程改革的良好导向作用,将高考制度改革纳入高中课程改革整体规划,
制订实施与新课程相配套的高校招生改革方案。
6.促进普通高中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建立
一支符合新课程要求的优秀师资队伍。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
学习方式,使教师理解新课程,接受新课程,创造性实施新课程,形
成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三、课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