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分值: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位于浙江省中部浦江县的上山遗址,距今11000-8500年之久。出土的陶器多为夹炭红衣陶,陶片表面发现了许多稻壳的印痕。还发现了少量通体磨光的石锛、石斧、石磨盘和石磨棒,以及较完整的木构建筑基址。这些可以佐证当时()
A.农业生产中已经出现精拼细作 B.原始农耕改善了人类生存条件
C.长江流域文明程度居领先地位 D.阶级分化与不平等现象已出现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史前中国。题干材料为浙江上山遗址考古发现,“许多稻壳的印痕”“石锛、石斧、石磨盘和石磨棒”表明当时已经出现原始农耕文明,“较完整的木构建筑基址”和陶器表明当时已经出现了定居,这佐证了当时原始农耕改善了人类生存条件,B项正确;铁器牛耕时代的到来,才使得精耕细作成为可能,排除A项;材料不能反映长江流域文明程度居于领先地位,排除C项;题干材料中的考古发现无法佐证阶级分化与不平等现象已出现,排除D项。故选B项。
2.据《史记》记载:“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这是称誉
A.春秋战国时期纺织业的发达 B.齐国都城临淄的繁华景象
C.战国时期商业和交通的发展 D.春秋战国时生产力的提高
【答案】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称誉的是齐国都城临淄的繁华景象,故B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强调春秋战国时期纺织业、商业和交通的发展,故AC错误;材料信息体现不出春秋战国时生产力的提高,故D错误。
3.公元前178年,汉文帝即位不久,出现日食。他趁机下了一道罪己诏,主动承认自己“人主不德,布政不均”。公元前177年,又出现了日食,而这一次,文帝则让宰相周勃去封地任职,使他离开长安政治核心圈。汉文帝这两次日食的举措()
A.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 B.意在削弱丞相的势力
C.顺应政治统治的需要 D.推动儒学地位的提高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文帝在第一次出现日食时下罪己诏,主动示弱,是基于稳定统治的需要;第二次日食出现时,汉文帝利用契机,打击权臣,是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两次举措都顺应了政治统治的需要,C项正确。材料中的举措与巩固中央集权关系不大,排除A项。材料中汉文帝的第二次的举措可以体现出对丞相势力的削弱,但第一次举措体现不出,排除B项。汉文帝的两次举措对儒学地位影响不大,排除D项。故选C项。
4.不同时期的文献对江南地区的描述出入较大,究其原因是()
时间
文献
有关南方社会状况的描述
西汉
《史记·货殖列传》
“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而足”
南朝
《宋书》
“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A.两位作者所处阶级立场不同 B.文献资料的记载都无法考证
C.成书时间江南实际情况不同 D.文献史料不如考古实物真实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南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史记》成书于西汉,此时中国的经济政治中心都在黄河流域,江南地区的经济尚未得到开发,所以呈现地广人稀、商业不发达的情形;而《宋书》成属于南朝,此时江南地区的经济得到开发,所以呈现物产丰富、手工业发达的情形。所以两本文献对江南地区不同的记载主要由成书时间江南实际情况的不同决定的,C项正确;两部文献的作者都是古代史学家,未涉及阶级立场的区别,排除A项;文献资料的记载可以通过考古等方式进行考证,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考古实物,且考古实物需要与文献史料相互印证,排除D项。故选C项。
5.以下文化成就与佛教传播直接相关的是
A.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 B.龙门石窟的修造
C.《禹贡地域图》的绘制 D.书法艺术大放光彩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龙门石窟造像多为皇家贵族所建,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皇家石窟。因此,龙门石窟的修造与佛教传播直接相关,B项正确;AD项与佛教传播无关,排除AD项;《禹贡地域图》是中国有文献可考的最早的历史地图集,并在序言中提出了绘制地图的6项原则,即著名的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2024学年福建省泉州市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3-2024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3-2024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3-2024学年福建省厦门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3-2024学年福建省十一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3-2024学年福建省漳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3-2024学年甘肃省定西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潮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docx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潮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解析版).docx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大湾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联合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docx
- 2023-2024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3-2024学年河北省唐山市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3-2024学年河北省唐山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3-2024学年河北省辛集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安阳市、焦作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安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
- 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3-2024学年河南省济源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3-2024学年河南省济源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