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第六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考点规范练27 (2).doc

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第六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考点规范练27 (2).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6页共NUMPAGES8页

考点规范练27

《考点规范练》P412

(浙江部分学校联考)下图为亚欧大陆某区域自然带及该区域局部冰川、河流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自然带Ⅱ的类型是()

A.寒带苔原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

C.寒带冰原带 D.荒漠带

2.下列选项中不是右图中R处附近较M处附近冰川较多的原因的是()

A.靠近海洋,水汽在极地东风吹送下,受地形抬升,降雪多

B.纬度高,气温低,积雪消融少,积累多,冰川多

C.人烟稀少,对环境破坏小,环境相对更原始

D.山谷发育,积雪易留存,冰川数量多

答案:1.A2.C

解析:第1题,从图中的纬度位置可知,自然带Ⅱ位于亚欧大陆北部,北极圈附近,自然带类型为寒带苔原带,A正确。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M处附近冰川较多的原因有靠近海洋,水汽在极地东风吹送下,受地形抬升,降雪多;纬度高,气温低,积雪消融少,积累多,冰川多;山谷发育,积雪易留存,冰川数量多。A、B、D不符合题意。冰川的形成、分布与人类活动关系不大,人烟稀少,对环境破坏小,环境相对更原始,不是M处附近冰川较少的原因,C符合题意。

(湖南湘潭二模)山地自然带的分布受水热条件的影响很大。下图示意乌鲁木齐附近天山1月、7月气温及降水随海拔变化曲线。读图,完成3~4题。

3.据图推测,天山山麓自然带为()

A.温带荒漠带 B.常绿硬叶林带

C.温带草原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4.据图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降雪量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B.森林带出现在1700米以下

C.7月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下降,山上无积雪

D.受降雪和地形的影响,1月份气温随高度增加先上升后下降

答案:3.A4.D

解析:第3题,由图中信息可知,天山山麓冬冷夏热,降水稀少,气温年较差大,应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且山麓地带降水量小于150毫米,自然带应为温带荒漠带,A正确。第4题,读图可知,降水随高度增加先增加后减少,A错误。从降水来看,森林生长一般要求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上,从图中可以看出,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高度大于1700米,B错误。7月山上气温低于0℃,所以有积雪冰川带,C错误。由于从山麓向上到海拔米处,降雪量增多,大气中水汽多,降温慢,气温较高;降雪释放的热量增多;再向上降雪量减少,并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D正确。

(贵州贵阳高三开学考试)下图为亚欧大陆某区域自然带分布图。据此完成5~7题。

5.自然带Ⅲ可能是()

A.极地苔原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

C.高山草甸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6.自然带Ⅱ在甲处向南凸的主导因素是()

A.洋流 B.水分

C.太阳辐射 D.地形

7.随着全球变暖()

A.自然带Ⅰ面积扩大 B.自然带Ⅱ面积减小

C.自然带Ⅱ向南移动 D.自然带Ⅲ向南移动

答案:5.B6.D7.B

解析:第5题,由图可知,自然带Ⅰ纬度最高,应为冰原带;自然带Ⅱ纬度其次,应为苔原带;自然带Ⅲ靠近苔原带,应为亚寒带针叶林带。故选B。第6题,自然带Ⅱ在甲处向南凸,说明该处气温较低,结合其地理位置,可以确定该处为乌拉尔山脉,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因此苔原带在该处向南凸,其主导因素为地形,D正确。第7题,随着全球变暖,自然带向高纬度扩张,自然带Ⅰ面积会缩小,自然带Ⅱ面积也会受到压缩而减小,自然带Ⅱ向北移动,自然带Ⅲ向北移动,B正确。

(广东质量测评)硬叶常绿阔叶林是我国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特有的植被类型。中新世后青藏高原大规模隆起,原有森林大幅消退,数量稀少的硬叶常绿阔叶林存活并繁衍,成为该地区优势植被。川滇高山栎是其建群种,从河谷至雪线均有分布,极低温下仍终年常绿。下图示意高山栎平均高度与分布海拔的关系。据此完成8~10题。

8.青藏高原大规模隆起前,其东南边缘的优势植被最可能为()

A.常绿阔叶林 B.针叶林

C.落叶阔叶林 D.高山草甸

9.影响海拔3.2千米以下地区川滇高山栎植株平均高度的主要因素是()

A.水分条件 B.热量条件

C.河谷风速 D.人类干扰

10.为维持终年常绿,雪线附近高山栎与低海拔地区高山栎相比()

A.叶片较厚 B.叶片较大

C.叶片较绿 D.枝干弯曲

答案:8.A9.D10.A

解析:第8题,结合材料分析,青藏高原未大规模隆起时,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地区地势落差较小,青藏高原隆起后,这些地区海拔升高,气温下降,气候较原先冷干,原有森林因无法适应环境变化而衰退,意味着原来的建群种不耐寒耐旱,结合该地区位置可推测,青藏高原大规模隆起前,其东南边缘的优势植被应为常绿阔叶林。第9题,读图可知,海拔3.2千米处为高山栎植株平均高度最高处,海拔3.2千米以下植株平均高度快速下降,海拔3.1千米处植株最低。植被的性状会因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材料可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602121068gr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