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专题三 民族关系 课件--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pptx

专题三 民族关系 课件--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三:民族关系和民族国家

考向一:民族关系华夏认同边疆治理封建化改革政权并立

春秋形势图战国形势图两幅图在少数民族数量上有什么区别?一、华夏认同

华夏认同:唐朝孔颖达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连称本意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中原南蛮北狄西戎东夷春秋时期,中原各国社会发展比较先进,在频繁交往中少数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中原南蛮北狄西戎东夷战国时期,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成为华夏族的一部分。各民族交融华夏族更加稳定分布更加广泛一、华夏认同

秦朝形势图唐朝形势图清朝形势图中国国力逐渐增强;中华文明的影响力逐渐提升;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并发展。二、边疆治理

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与其他各族杂居,互相影响,形成民族的大融合,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秦灭六国后,在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开始建立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册)》1.秦朝时期的民族关系秦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的开始。秦朝周边生活着众多民族,如东北的夫余、乌桓,北方的匈奴,西北的羌、氐,南方的夷、越。秦朝设典客、典属国等官职来管理民族事务。秦朝北逐匈奴,修筑长城;南抚夷、越,在今天的两广地区设立了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等。

1.秦朝时期的民族关系(1)设立官职:东北:夫余、乌桓北方:匈奴西北:羌、氐南方:夷、越典客、典属国(管理民族事务)北逐匈奴筑长城南抚夷越设三郡周边民族分布(2)边疆管理:

(平城归来)冒顿为单于,兵强,控弦三十万,数苦北边。上(汉高祖刘邦)患之,问刘敬。刘敬曰:“天下初定,士卒疲于兵,未可以武服也。冒顿杀父代立,妻群母,以力为威,未可以仁义说也。独可以计久远子孙为臣耳,然恐陛下不能为。”……刘敬对曰:“陛下诚能以长公主妻之,厚奉遣之。”……上竟不能遣长公主,而取家人子名为长公主,妻单于。使刘敬往结和亲约。——《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719一27202.汉朝时期的民族关系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初实行和亲政策的原因。汉初对匈奴战争失败;汉初,天下初定,急需休养生息;匈奴军事力量强大,直接武力对抗不能取胜;用和亲平定边境地区战乱;用后世子孙控制匈奴。

2.汉朝时期的民族关系(东北):设护乌桓校尉(北方匈奴):西汉:和亲、三击匈奴;东汉:刻铭燕然山(西北)河西走廊:“河西四郡”(西北)西域:“西域都护府”汉政府在边疆推行屯戍政策,与当地民族共同开发边疆。(中央):“设大鸿胪

岭南(1)战争:突厥、吐谷浑、党项等周边民族先后归附。(2)行册封:加强了对岭南地区各族治理。(3)设机构:边疆主要推行郡县制,但往往以边疆民族豪酋大姓任郡守、县令。(3)设机构:中央设礼部(礼部司和主客司)和鸿胪寺(4)联系:加强与流求的接触,曾三次派人抵达流求。3.隋朝

(1)东北:玄宗册封大祚荣“渤海郡王“(2)回纥:玄宗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怀仁可汗”(3)设置机构:在东北、西北、北方、南方设立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等(4)和亲、会盟: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唐蕃会盟(5)南诏:加封南诏诸王,南诏遣子弟入唐学习(6)中央:设礼部(礼部司和主客司)和鸿胪寺管理民族事务4.唐朝

2.唐朝:都护府是在边疆地区设置的特别行政机构,职责是“抚慰诸藩,辑宁外寇”,由唐朝派官员及士兵驻守。都督府是唐王朝在重要地区设置的地方行政机构,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需向朝廷缴税。羁縻州是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所置之州,“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区别于藩属国“羁”就是用军事和政治的压力加以控制“縻”就是以经济和物质利益给以抚慰以夷制夷,因俗而治政治上隶属中央王朝,经济上朝贡义务外,其余一切事务均少数民族首领自己管理。

5.元朝:宣政院(1)西域: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管理军政事务(2)西藏:封八思巴为帝师,领宣政院,代表中央管辖佛教和藏族事务,元朝时西藏正式归入中央版图。云南东北:设行省,征发赋役(3)云南东北:设行省,征发赋役(4)台湾:设澎湖巡检司元代既行汉法,又实行差别对待政策(四等人制)

中央机构礼部、鸿胪寺、提督四夷馆地方管理东北设奴儿干都司、卫、所,西北修长城,设“九边”重镇;开放马市;设赤斤蒙古、沙州、哈密等卫。西南设土司制度(土司及卫、所由各族酋长担任世袭头领)西藏乌思藏敕封藏族僧俗领袖为“王”、“法王”,建立羁縻性质的行都指挥使司机构,开贡赐、茶马贸易都司、册封法王;茶马互市土司制修长城筑九边、马市都司、卫所赤斤蒙古、沙州、哈密等卫荷兰、西班牙强占台湾葡萄牙人、强占澳门礼部、鸿胪寺、提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帮手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中小学教学,教案PPT课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