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3年新高考语文题型分类汇编:名篇名句默写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pdfVIP

2023年新高考语文题型分类汇编:名篇名句默写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pdf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2023年新高考语文题型分类汇编:名篇名句默写统编版高三总复

专题08

1.(广东省2022-2023学年高三四校联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

空缺部分。

(1)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____________”一

句将描写的视线由帐外转到帐内。场景再次移到帐外时,作者用

“____________”一句表明将视线延伸至广阔的沙漠。

(2)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运用典故表达诗人

恍如隔世、人事全非的人生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古代诗人常常借助“江”和“月”的组合表达某种人生况

味和生命情愫。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就有多处这样的诗句,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散入珠帘湿罗幕瀚海阑干百丈冰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

似烂柯人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

心秋月白/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

取酒还独倾)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有:“幕”“瀚”“阑干”“吟”“赋”“烂柯”“惨”。第(3)

题要抓住“江”和“月”意象组合,同时这两个意象要“表达某种人

生况味和生命情愫”,还要出自《琵琶行》。

2.(广东省2022-2023学年高三摸底联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

空缺部分。

(1)“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在颁奖仪式的发言中所说的“倾

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化用了屈原《离骚》中的名句“______,

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前句写琵琶女

的事业衰退、粉丝尽失,后句揭示其人生的归宿,可谓言简意赅。

(3)“鸟”是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如王籍《入若耶溪》中的“蝉

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其余的还有很多,如“______,______”。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答案】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

作商人妇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眠不

觉晓,处处闻啼鸟;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山气日夕佳,飞鸟相

与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

从绕林间。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的字有:鞍,

踪,溅,眦,蓬,殷,鸷。

3.(广东省新高考2022-2023学年高三摸底联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l)《琵琶行》中诗人听了琵琶女的身世诉说,感慨与之同病相

怜、惺惺相惜,然后用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叙述了

自己左迁九江的遭遇。

(2)韩愈在《师说》中在论述了从师的标准之后,用“___________,

___________”两句转入对今人耻师行为的批判。

(3)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是我国汉族的民族图腾,

也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符号。我国龙文化源远流长,“龙”在古诗文中

更是俯拾即是,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1****270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