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国多黏菌素类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多学科专家共识》阅读汇报2023年5月4日
目录CONTENTS一、背景二、多黏菌素类药物的药学概述三、多黏菌素类药物的耐药现状与耐药机制四、多黏菌素类药物的PK/PD五、多黏菌素类药物临床应用的适应证、禁忌证、用法与推荐剂量六、多黏菌素类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及临床对策七、多黏菌素类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的必要性八、多黏菌素类药物的局部应用九、多黏菌素类药物的单药与联合治疗
第一部分:背景多黏菌素类药物为什么会重新回归临床?1959年用于临床,由于肾毒性与神经毒性,逐渐退出临床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阴性菌(CRO)感染的出现及流行使临床医生经常陷入无抗菌药物可用的困境多黏菌素对CRO均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第一部分:背景为什么要撰写中国多黏菌素类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多学科专家共识?缺乏PK/PD研究,缺乏高质量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临床使用存在混淆硫酸多黏菌素B和硫酸多黏菌素E及多黏菌素E甲磺酸钠有何区别?如何正确评价多黏菌素类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如何确定不同多黏菌素类药物的剂量?是否需要给予负荷剂量?不同种类多黏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无差异?如何选择以多黏菌素类药物为主的联合治疗方案……目标:优化多黏菌素类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规范其联合治疗方案,尽可能降低不良反应,减缓耐药性的发生
第二部分:多黏菌素类药物的药学概述多黏菌素是由多黏类芽孢杆菌产生的一组环肽类抗菌药物,至少有十种不同的结构,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有多黏菌素B和多黏菌素E。国内外已上市注射用多黏菌素类药物有3种,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注射用多黏菌素E甲磺酸钠(注射用黏菌素甲磺酸钠)和注射用硫酸黏菌素(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E),后者目前只在我国临床应用。
第二部分:多黏菌素类药物的药学概述抗菌谱:多黏菌素B和E的抗菌谱基本一致,属于窄谱抗菌药物。对大部分非发酵菌和需氧革兰阴性菌具有强大的抗菌活性。非发酵菌、肠杆菌目细菌包括CRE也对其有高度敏感性;变形杆菌属、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沙雷菌属对其天然耐药,部分革兰阴性球菌(如奈瑟菌属)、大部分革兰阳性菌对多黏菌素类药物天然耐药。多黏菌素类药物的主要抗菌作用机制
第二部分:多黏菌素类药物的抗菌谱和抗菌机制抗菌机制:①带正电荷多黏菌素与细菌外膜带负电荷的脂多糖(LPS)结合,破坏细胞膜通透性,使细胞溶胀,内容物外流。②诱导革兰阴性菌中活性氧(ROS)、超氧化物(O2-)、过氧化氢(H2O2)和羟自由基(·OH)的形成,引起细胞内氧化应激反应,损伤细菌的DNA、脂质和蛋白质。多黏菌素类药物的主要抗菌作用机制
第三部分:多黏菌素类药物的耐药现状与耐药机制我国常见革兰阴性菌对多黏菌素类药物的耐药情况根据CHINET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结果,2019年中国三级医院中大肠埃希菌对硫酸多黏菌素B耐药率为1.1%;克雷伯菌属为1.8%;铜绿假单胞菌为0.8%,不动杆菌属为0.3%。就从获得的数据而言,临床分离株对多黏菌素类药物的耐药率仍很低,这也使多黏菌素类药物成为目前临床治疗CRO感染的最后一道有效屏障。不过,基于质粒介导耐药传播的广泛性,加强多黏菌素类药物的耐药性防范也变得刻不容缓
第三部分:多黏菌素类药物的耐药现状与耐药机制多黏菌素类药物可能的耐药机制多黏菌素类药物的耐药主要由染色体介导,主要机制包括对LPS的修饰影响多黏菌素结合。荚膜的表达可能会减少到达细菌表面的药物量;外膜蛋白和外排泵系统的激活能够同时介导菌种对包括多黏菌素在内的多种抗菌药物耐药以及存在药物降解蛋白。通过携带mcr基因的质粒介导耐药在临床株相对较少。
第三部分:多黏菌素类药物的耐药现状与耐药机制多黏菌素异质性耐药的临床意义异质性耐药是指细菌耐药性在群体内的变化,同一分离株的不同亚群对特定抗菌药物表现出不同的敏感性,有一小部分亚群可逃逸抗菌药物的“杀伤”继续生长繁殖,即为异质性耐药菌。若异质性耐药株在抗菌药物压力下持续被选择,就可出现耐药基因突变成为耐药菌,导致临床治疗失败。目前,多黏菌素的异质性耐药多发生在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等。根据国外研究数据,多黏菌素异质性耐药率高达14%以上,不同地区报道的异质性耐药率差别很大。国内目前报道的鲍曼不动杆菌异质性耐药率为1.84%;铜绿假单胞菌为35%。由于异质性耐药菌无法通过常规药敏试验发现,常被临床忽略,存在隐形危害。目前,群体分析法被认为是检测异质性耐药的金标准。但该方法比较复杂,不宜在临床普遍推广。另一方面,联合用药可降低异质性耐药的风险。
第四部分:多黏菌素类药物的PK/PD3种静脉用多黏菌素类药物在体内的转化、PK/PD有何不同?硫酸多黏菌素B与硫酸多黏菌素E均以药物活性形式在人体内直接发挥药效。多黏菌素E甲磺酸钠为前体药物,本身没有活性,需要在体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