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校改革中的激励理论.pdf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激励、激励机制和激励理论

激励和激励机制

在我国,“激励”一词最早起源于《史记·范唯蔡泽列传》“欲以激励应侯”,意为激发鼓

励,促人振奋。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使人充分发挥内在的动力,朝

着所期望的目标采取行动的心理过程。在管理理论中,多数学者将激励理解为正面的激励,

认为激励的目的是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组织的效

率和企业的效益。如斯蒂芬·p.罗宾斯(1997)认为:激励是通过高水平的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

意愿,而这种努力能够满足个体的某些需要为条件。但也有人认为激励的含义既包括激发、

鼓励、以利益来诱导之意,也包括约束和规范之意。激发导致一种行为的发生,约束则是对

所激发的行为加以规范,使其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符合一定的方向。如孔茨(1998)认为:激励

包括激发和约束两个方面的含义,奖励和惩罚是两种最基本的激励措施。由此可见,不管是

哪一种说法,激励都同人的行为紧密联系在一起,于是,根据行为形成的过程,美国管理学

家A.D.西拉吉和M.J.华莱士将激励的过程分为七个阶段(如图3.1所示)。因此本人

认为,所谓激励指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通过奖励和惩罚来激发和约束员工行为,从而提

高员工工作绩效的过程。

机制一词,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用于经济管理中,泛指一个复杂的工作系统。

根据系统学观点,机制是指系统内各子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形式和运动原理以及内在的本质的工作方式。从激励和机制的含义可以看出,激励是以人本

理论为基础,强调以人性为中心,它追求管理活动的人性化。而机制则是以制度为导向,强

调行为的理性层面,它追求管理活动的制度化。因此,在组织中建立科学健全的激励机制,

就是追求管理活动人性化与制度化的平衡。于是激励机制就可以定义为:在组织系统中,激

励主体(即组织或管理者)运用多种激励手段并使之规范化和相对固定化,而与激励客体(即组

织成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结构、方式、关系及演变规律的总和。一定的激励机制会“自

动”地导致激励客体的一定行为,呈现出某种规律性。激励只有形成机制,才能持续有效地

发挥作用。

2.1激励理论综述

自20世纪以来,管理学家、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从不同角度对激励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

讨和研究,并提出诸多激励理论。对这些理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归纳和分类,比较流行

的分类方法是按研究激励问题的侧重面的不同及其与行为的关系的不同,把各种激励理论归

纳和划分为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和综合性激励理论。

2.1.1内容型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是从激发行为动机的因素这个角度来研究激励问题的。需要和动机是推

动人们行为的原因,也是激励的起点。内容型激励理论就是研究人们需要的内容和结构的理

论。这类理论认为,人的积极性和受激励的程度主要取决于需要的满足程度。这类激励理论

主要有马斯洛(A.H.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阿尔德弗(C.P.Alderfer)的ERG理论、麦克利兰

(D.C.Meelelland)的成就需要理论、赫兹伯格(E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等。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在1943年出版的《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

中把人类多种多样的需要归纳为五大类,按它们发生的先后顺序由低到高分成五个等级或五

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种需要从低到

高,按层次逐级递升,一般来说,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之后,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

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相应地,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就不再是一股激

励力量。五种需要可以分为高低两级,其中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感情上的需要都

属于低一级的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

高级需要,它们只有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无止境

的。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同时存在,但在一定时间内必定唯有一种需要占支配

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和重叠,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

需要仍然存在。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从人的需要出发探索人的激励和研究人的行为,指出人的需要是多

层次性的复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需要层次理论对管理

者如何有效地调动人的积极性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组织管理中。

上述的五个需要层次

文档评论(0)

139****839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硕士生导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