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PAGE10
《诫子书》、《狼》、《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知识点梳理(必威体育精装版)
——人教版七语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文言文复习汇编
(整理人:汇文实验初中西校区夏军)
《诫子书》
一、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诸葛亮集》。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曾隐居隆中,留心世事,被称为“卧龙”。后来任蜀国丞相。代表作有《出师表》等。
释题:诫:告诫、劝勉。子,一般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书,书信。文题的意思是:给儿子写的一封告诫、劝勉的信。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
)夫.君子之行(fú)淫.慢(yín)励.精(lì)
)
)险躁.(.zào
)
三、重点字词解释:
遂.成(suì
穷庐.(lú )
夫.君子之行(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静.以修身(摒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非淡.泊.无以明志(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非宁.静.无以致.远.(宁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致:达到;远:远大目标)
非志.无以成学(立志)
险.躁则不能治.性(险:轻薄;治:修养)
非学无以广.才( 使……广博,增长 )
淫.慢.则不能励.精(淫:放纵;慢:懈怠;励:振奋)
年与时驰.( 疾行,指迅速逝去 )
意与日去.( 消失 )
将复.何及( 又 )
诫.子书.(诫:告诫、劝勉;书:书信)四、字词归纳:
一词多义
学
①夫学.须静也(动词,学习)
②非志无以成学.(名词,学业)
之
①学而时习之.(代词,代指学过的知识)
②君子之.行(结构助词,的)
以
①静以.修身(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②非宁静无以.致远(连词,用来)
志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名词,志向)
②非志.无以成学(名词活用为动词,立志)
词类活用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明: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明确)
②非宁静无以致远.(远: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大目标)
③非学无以广.才 (广: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增长)
④非志.无以成学 (志:名词活用为动词,立志)
五、朗读停顿:
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每个句子中,每个分句只划一次。)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六、句子翻译: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翻译:有才德的人的德行,以宁静心绪来涵养德行,以节俭生活来培养品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翻译:不能够恬淡寡欲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能够平和安静就不能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翻译: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立志不能取得学业成功。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翻译: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样的人)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翻译:年纪随同时光而急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最终变得年老志衰,没有用处,(这
样的人)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翻译:只能悲哀地守着陋室,(到那时后悔)又怎么来得及!
七、课文默写:
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
静无以致远
静无以致远。
《诫子书》全文的中心论点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4.《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是: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表现躁的危害的反面论证的句子是: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4.《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是: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
成学
成学。
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怎样论述的?八、内容梳理:
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怎样论述的?
答:从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就是一个“静”字:修身要静,学习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
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就是一个“静”字:修身要静,学习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
于静。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把“静”与“躁”加以对比(正反对比论证),增强了论述效果。
答:“静”是修身养德的基础。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俭以养德”与“静”有何关系?
答:“静”是修身养德的基础。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
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俭以养德”是建立在“静”的基础上的美德。
诸葛亮围绕学习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YCT 494—2014 烟草工业企业生产网与管理网网络互联安全规范.pdf
- 蜜蜂养殖技术手册-蜜蜂的养殖技术.pdf VIP
- 小学开展城乡共同体发展工作总结PPT.pptx VIP
- 焊接变位机的设计 毕业设计.pdf
- 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自我评价五个政治标准自查精选.docx VIP
- 新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pptx
- 专业案例(动力专业)-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动力专业)《专业案例》真题汇编2.docx VIP
- 2023年天津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pdf
-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比较阅读4篇(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含翻译)(截至2020年).doc
- 工程结算审核服务方案(技术标).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