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3届河南省信阳市普通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2023届河南省信阳市普通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河南省信阳市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

教学质量检测(期末)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Ⅱ卷用0.5mm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区域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A.《史记》成书较早,记载真实 B.《战国策》成书晚,记载失实

C.两则材料记载矛盾,不足为信 D.反映了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可以看出,禹死后,其子启继位,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D项正确;史书记载的准确性受到作者所处的时代、指导思想、所掌握史料的质量等因素的影响,不能由于《史记》成书较早,就认为其记载真实,排除A项;不能由于《战国策》成书晚,就认为其记载失实,排除B项;史书记载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并具有复杂性、多样性,需要科学辩证分析,不能因为不同记载相互矛盾就认为其不足为信,排除C项。故选D项。

2.孟子曰:“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钧,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司马迁评价:“孟轲……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据此可知()

A.孟子仁政理念缺乏实现的社会条件

B.孟子仁政思想违背社会发展潮流

C.司马迁认为孟子仁政思想没有价值

D.司马迁批判孟子仁政思想

【答案】B

【解析】

据题意可知,司马迁认为孟子通晓治国的道理,但是齐宣王和梁惠王都不重用他,主要是认为他过于迂阔,不切合实际,由此可知当时孟子的仁政思想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潮流,B项正确;孟子的仁政思想在诸侯争霸的背景下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而不是缺乏现实的社会条件,排除A项;孟子的仁政思想是有一定价值的,排除C项;司马迁批判的是孟子,而不是孟子的思想,排除D项。故选B项。

3.《资治通鉴》记述:“魏主(孝文帝)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皆改之。’……其余所改,不可胜纪。”后人感慨说:“呜呼!自隋以后,名称扬于时者,代北之子孙十居六七矣。氏族之辨,果何益哉!”从中可以看出()

A.汉族中融汇了大量少数民族成分 B.改姓之人大多是官僚、贵族

C.古人反对血缘宗法观念 D.北方少数民族完成汉化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孝文帝认为北魏祖先出于黄帝,并且改汉姓,从姓氏来源看,隋唐时重要的政治人物,固然很多是鲜卑人,事实上再没有任何意义要辨别他们的氏族,说明汉族中融汇了大量少数民族成分,A项正确;依据材料可知,改姓之人不仅仅是官僚、贵族,排除B项;古人反对血缘宗法观念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北魏姓氏的变化,仅这一方面说明北方少数民族完成汉化说法夸大,排除D项。故选A项。

4.隋元两个朝代有很多相似之处,如都开通了运河航运。()

A.隋朝出于政治目的,元朝出于经济目的

B.都带来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的分离

C.都催生了沿线城市的兴起与繁荣

D.开通运河都带来经济重心南移

【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隋朝开通大运河,元朝重新开通了大运河,大运河方便了南北运输,促进了沿线人员和商贸往来,催生了沿线城市的兴起与繁荣,如隋朝时期的洛阳、江都,元朝的大都、临清等,C项正确;隋朝开通大运河是为了控制江南和便利粮食物资北运,同时有政治和经济原因,元朝开通大运河也不单纯出于经济原因,排除A项;隋朝时经济重心在北方,都城长安和洛阳也在北方,并未出现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的分离,排除B项;南宋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排除D项。故选C项。

5.苏洵描述:“吾宋制治,有县令,有郡守,有转运使,以大系小,丝牵绳联,总合于上。虽其地在万里外,方数千里,拥兵百万,而天子一呼于殿陛间,三尺竖子驰传捧诏,召而归之京师,则解印趋走,惟恐不及。”该材料()

A.反映宋代地方机构臃肿官员冗滥

B.反映宋代解除了节度使的统兵权

C.说明宋代地方机构之间相互牵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ye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