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两个结合”视域下课程思政融入通识课的路径探索
——以文学赏析课为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文学赏析课的学习过程是内化知识、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学生在学习中,要传承并发扬传统文化,在学科和专业学习中传承创新。
1“两个结合”视域下文化自信的时代价值
1.1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升华
“两个结合”的中心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文化自信是指对民族文化高度认同、充分认可,对文化价值的肯定。我国历史悠久,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成为国民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在“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基础。
费孝通先生指出,“文化自觉”意味着具有相同文明起源的人在生活延续中对其文化传统具有共同的认同,明白文化的来源,理解其特点与发展方向,知道与体认的目的是在发展后的环境中延续和创新传统文化[2]。让文化自信内化于心,能不断推动学生开拓创新,在创新中选择优质文化,以文化为底蕴来审时度势,顺应规律进发。
1.2文化自信是保持中华民族精神独立性的重要保障
民族文化为民族独立提供了精神支持,民族文化与民族发展相伴随。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人类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得以发展和保持独立性的重要力量,也是即使经历过风雨和挫折的民族在艰难中站立凝聚团结起来的精神支柱。文化由诸多要素构成,其中文化自信是在文化认可和欣赏的基础上形成的,对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形成及延续会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我们民族优质的古典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根源和底蕴,古典文化中的典故和隐喻等影响着我们的思辨方式,甚至形成了一个辐射源,将古典文化的精华辐射到了更广阔的地域,形成了儒家文化圈。
1.3文化自信是实现文化自强的必经之路
百年党史充分证明,守正创新是党的思想理论和实践发展的重要经验,守正是前提,创新是关键,只有坚持守正创新,才能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要做到守正创新,就要坚持“两个结合”。精神力量能从文化自信中汲取,当文化发挥出比经济和物质更强大的力量时,可以为国家高质量发展提供文化凝聚力。
2将课程思政融入文学赏析课突显文化自信的诸多优势
2.1“两个结合”视域下的文学赏析课有利于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核[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奋斗目标、价值追求和道德规范相统一,是激发中华民族生命力的精神桥梁。将文化融入课程思政,有助于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使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使“树人”先“立德”。
《管子·形势解》提出“主之所以为功者,富强也。故国富兵强,则诸侯服其政,邻敌畏其威”[4]。第一次提到“国富的重要性”。《史记·李斯列传》《淮南子·泰族训》《颜氏家训·归心》《和吴御史汴渠》等文学作品中都出现“富强”二字,“富强”的内涵在中华民族血脉中延续至今,这是中华文化的魅力所在,是古今价值观的体现。“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也早在先辈的文学作品中出现,是民族精髓的来源。
2.2“两个结合”视域下的文学赏析课有利于培养品德
品德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在培养文化自信的同时,应将正确的导向和信息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所蕴含的知识、哲理是我们的重要精神财富,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源头活水,能充实学生精神世界,使其具有归属感,增强使命感。
品德就其实质来说,是个体道德价值和道德规范的内化产物,品德是个体社会行为的内部调节机制[5]。叶圣陶在提到品德时,提倡以通俗易懂的形式来融入品德教育,文学作品恰好是通俗易懂的。文学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学生在赏析作品时容易增强自己的代入感,思考自己面临如此情景时该如何去选择。叶圣陶在《给少年儿童写东西》中提到,一定要使少年儿童喜欢看,看了能懂,能得到好处,无论在品德方面,知识方面,还是娱乐方面[6]。文学正是人们喜欢看、看了容易懂的作品,文学赏析课既能让学生阅读文学作品丰富知识,又能潜移默化地塑造品德。释今无在《寿江若海》中也提到“名誉高缙绅,品德洁清修”。
2.3“两个结合”视域下的文学赏析课有利于坚定意志
意志是个体确定目标、依据目标而行动、为克服困难而呈现出的精神品质,实际中表现为对行为的发动、坚持、制止、改变等的调控作用,意志力的第一阶段是动机的形成,第二阶段是为实现动机而选择策略、方法和手段,并促使动机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大思政”观视域下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实践探索.doc
- “党建+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专业课教师队伍课程思政育人现状及建设策略.doc
- “三全育人”视域下临床医学研究生职业意识教育的路径探索.doc
- “三全育人”视域下药理学实验课程思政建设探究.doc
-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提升路径研究.doc
- “新医科”建设背景下基础医学本科教学师资的困境与优化.doc
- ChatGPT 在医学生问诊教学中的应用可行性研究.doc
- GPT 技术下的职业教育变革与展望.doc
- STEAM 教育视域下影像技术专业培育工匠精神的探索研究.doc
- 白求恩精神融入新时代医学生德育的价值与路径.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