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
高一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班级等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
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
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
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家礼,即家庭或家族的礼仪,是由通礼、冠礼、婚礼、丧礼、祭礼等
“五礼”构成的完整的家庭家族礼仪系统。源远流长的中华家礼文化
积淀着中国人民对于家庭文明和社会治理文明的历史智慧,而家国一
体的社会结构也使得我们的先人们特别重视家礼建设。深入把握传统
家礼文化的地位和功能,推动优秀传统家礼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
性发展,无疑将有助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传统家礼文化是中华礼乐文化之始。礼乐文化,作为维系中国古代“大
一统”政治和社会格局的重要制度设计和精神纽带,其历史源流一直
存在争议,但总的来说,祭祀、风俗、分工等原始社会家庭生产生活
场景应是礼乐文化诞生的现实基础。孔子讲“兴于《诗》,立于礼,
成于乐”,一个“立”字清晰表述了礼乐制度的建构逻辑。最早关于
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
礼乐文化的记载,绝大多数是关于家庭或者家族礼仪的内容。如《左
传》云:“孝,礼之始也。”荀子认为礼之“本”在于“上事天,下
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礼记》云,“礼,始于谨夫妇,为宫室,
辨外内”“男女有别然后父子亲,父子亲然后义生,义生然后礼作”,
强调“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可见,
析分家庭和社会成员之间的亲疏关系,是礼存在的本义和源头。以家
庭礼仪秩序为核心,延展至社会公共领域,则“道德仁义,非礼不成;
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可见,家礼文化是礼乐文化的逻辑起点,为
殷周以降家国同构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思想基础。
传统家礼文化是传统社会的家庭与社会治理之基。一方面,家礼是家
庭或家族内部的礼仪,它以礼义、礼仪、礼制、礼俗、礼教调整着家
庭成员的伦理关系,维持着孝老敬长、敦亲睦族的家庭家族日常生活,
培育了一代代中国人浓郁真挚的家国情怀和慎终追远的感恩意识,维
护了传统社会家庭家族生活的稳定与发展。另一方面,家礼文化的功
能和影响不仅仅限于家庭。因为“礼”的本质是一种“合于道德理性
的规定”,是人的主体性和社会性辩证统一的理性自觉。在儒学的建
构框架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个递进的逻辑体系。
修身是齐家的前提,齐家是治国的根基,而治国有道,才能天下归心,
四海宾服,所谓“一家之教化,即朝廷之教化也”。中华文明语境下
的“家”与“国”总是呈现出“同心圆”式的关联图景,家庭礼仪文
化始终是社会礼仪文化的价值之轴。从小家到大家,从家庭礼仪到社
会礼制,家礼文化对全社会起着无所不在的渗透作用,从一定程度上
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
巩固了儒学的“正统”地位,为古代中国的社会治理格局提供了基层
制度保障,构成了中国社会数千年来燔火不息的“超稳定结构”,对
乡土中国的发展和中华文明的延续起到了重要作用。
传统家礼文化有着现实样态与传承价值。家礼文化不仅深深影响了中
国古人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至今仍然能够找到其“活着”的现实
样态,从中不难发现其传承价值,找到情感的归属。比如,在婚丧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