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端午节安全教育班会教案及反思
PAGE2
端午节安全教育班会教案及反思
端午节安全教育班会教案及反思
一、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
2.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在端午节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3.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活动过程
(一)认识端午节
1.端午节的由来
(1)教师讲述屈原的故事。
(2)教师讲解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香囊等风俗的由来。
2.端午节的习俗
(1)赛龙舟。教师出示相关图片,请学生仔细观察并描述比赛的场面。
(2)吃粽子。教师讲述粽子古称“角黍”“筒粽”的由来,分享有关粽子的种类、形状、味道等知识。
(3)挂艾草、香囊。教师出示相关图片,请学生观察并描述挂艾草、香囊的原因,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要佩戴五彩绳。
(二)端午安全教育
1.饮食安全。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我们要注意:不要贪食,保证卫生;食物要煮熟,生吃蔬菜要洗净;喝烈酒不宜过浓。
2.游泳安全。端午天气炎热,游泳是大家喜爱的运动方式之一,要注意下水前的准备工作,切勿贸然跳水和游泳时要注意水的深度及安全保障;切勿到水深,情况不明的水域游泳。
3.雷雨天气。外出遇到雷雨时,应及时躲避到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避免在空旷的场地停留或活动。同时注意不要站在大树下。
4.火灾自救。一旦发生火情,切记不要慌张,应根据火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用水灭火或用湿棉被覆盖等,或迅速报警。一旦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的衣物压灭火苗。此外,还应掌握火灾逃生的基本方法,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找寻安全出口等。
5.交通安全。外出游玩时遵守交通规则,不乱穿马路、闯红灯,过马路要走斑马线;未满12岁的儿童不能骑自行车上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排队候车,不要拥挤。
6.防传染病。夏季是传染病高发的季节,我们应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不到人员密集的地方活动和玩耍,一旦发现有传染病的情况要及时向班主任报告。
三、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端午节安全教育活动,学生们对端午节的风俗习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在这次活动中,学生们不仅学到了很多安全知识,而且还了解到了很多预防疾病的措施和交通安全常识。整个活动过程气氛热烈、轻松、活泼,同学们通过自己积极参与、团结合作完成了本次活动,进一步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此次活动的开展也得到了学生和家长们的肯定和好评。
端午节安全教育班会教案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
2.增强学生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3.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培养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和应变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增强学生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三、教学时间:端午节前(6—8天)下午。
四、教学过程:
1.由学生自己介绍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
2.结合PPT课件了解端午节来历和风俗。
(1)由来介绍: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后来,赛龙舟,吃粽子,就逐渐成为端午节最主要的节俗活动。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2)风俗介绍:A.佩香囊:端午节时孩子们佩香囊是一个非常好玩的事情,一般香囊里面装有朱砂、香药、一些中药粉末。自己缝一个五彩线绳的袋子,然后把各种细小美好的愿望轻轻地放在里面。挂到衣襟上花花绿绿,清香四溢,为节日增添无限风情。香囊作用一为好看,二为起提神去秽作用。B.悬艾叶菖蒲:端午是疾病多发的时节,为了驱邪避瘟除病,防止“疫病”传播,古人有一些特定端午节要佩戴艾叶和悬挂菖蒲习俗。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用艾草和菖蒲做成通心莲)具有祛除蚊虫、防瘟疫祛病驱邪的作用。另外艾草代表招百福,可使家庭兴旺,母仪天下,惠泽众众。菖蒲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也是一种常绿剑状叶草的茎叶有清香、开绿色花果期6—7月果为椭圆形。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C.端午日端五索:古人以五月为“午”月,“午”与“五”通.端五的一些习俗与“五”这个字联系在一起。端五习俗主要是祛病驱瘟和求吉辟邪。比如系百索子。民俗认为五月五的孩子吃了“五色线”做的香粽子以后,身体就不大容易生病了;将五色线系在小孩的手腕或足踝上可以防病保平安。D.游百病:游百病是汉族民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