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天津市河西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期中质量调查
历史试卷
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距今约8000年的兴隆洼遗址房屋排列整齐,同时期裴李岗遗址墓葬秩序井然。此时,中国大部分地区目前尚未发现坚固的城堡,距今五六千年的良渚古城,城垣宽而低矮,主要功能应是防水而非军事防御。青铜在亚欧草原主要用于制造武器和工具,在中国则主要铸造礼器。以上考古成果实证中华文明在起源阶段()
A.崇尚秩序与稳定 B.避免冲突与战争
C.追求集权与礼制 D.从事游牧与渔猎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距今8000年前后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西辽河流域兴隆洼文化的聚落内部房屋“排列整齐”,黄河流域裴李岗文化等的墓地内部墓葬“秩序井然”,良渚古城的主要功能是防水而非军事防御,青铜在中国主要是铸造礼器,由此可见,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是崇尚秩序与稳定的生活,A项正确;“避免冲突与战争”的说法与题意无关,排除B项;材料无法得出追求集权的特征,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游牧与渔猎的生活状况,与题意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2.如图是汉代东西交通大动脉上的一段官方驿站线路图。悬泉置是该要道上的一处综合机构,其主要职责是提供驿骑,递送公文书信、传达命令,同时还为丝路上往来的人员提供歇脚和补充物资。该驿站的设立有利于()
①推动中外丝绸贸易的发展②增加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
③构建西南地区的交通网络④加强中原王朝对边疆治理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组合型选择题。时空是汉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该驿站的主要职责是提供驿骑,递送公文书信、传达命令,同时还为丝路上往来的人员提供歇脚和补充物资。其设立有利于推动中外丝绸贸易的发展,也有利于加强中原王朝对边疆治理,①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驿站不是收税机构,不会增加政府财政收入,②不符合题意,排除BD项;仅仅一个驿站的设置,不能得出构建西南地区的交通网络,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故选C项。
3.“中华”一词大体起源于魏晋,最初用于天文领域。后统治者借用为宫门名,如后赵“西中华门”、北魏“中华门”、南朝梁“东、西中华门”等。而后,不论南朝北朝,“中华”作为“中国”的另一名号逐渐使用起来。由此可见,“中华”一词的使用()
①表明其使用范围扩大②标志华夏认同观念产生
③反映其内涵不断丰富④折射出南北朝文化交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南北朝时期,“中华”一词逐渐由宫门名演变为“中国”的另一名号,说明其使用范围扩大,①正确;春秋战国时期,华夏认同观念就已经产生,②错误;“中华”作为“中国”的另一名号逐渐使用起来,说明“中华”一词的内涵在不断丰富,③正确;南朝、北朝都逐渐将“中华”一词作为“中国”的名号,体现了南北文化的交融,④正确。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4.景祐元年(1034年)十一月甲辰,宋仁宗诏曰:“京旧城内侵街民舍在表柱外者,皆毁撤之,遣入内押班岑守素,与开封府一员专其事”。《宋刑统·侵巷街阡陌》中也规定:“诸侵街巷阡陌者,杖七十”。到1079年,政府又开始陆续征收“侵街钱”“侵河钱”等。上述举措反映了,当时()
A.政府抑商政策的松弛 B.市坊制度瓦解的趋势
C.经济立法体系的完备 D.世俗门第观念的淡化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京旧城内侵街民舍在表柱外者,皆毁撤之,遣入内押班岑守素,与开封府一员专其事”与“诸侵街巷阡陌者,杖七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北宋前期,政府对于街巷阡陌的限制较为严格,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增加,原有的市坊制度确实出现了松动和改变,坊市之间的界限被打破,市场开始扩散到城中各地,宵禁制度也逐渐废弛,因此题干内容反映了这时期坊市制度逐渐瓦解,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政府对于“商业”的压制与管理的具体措施,无法得出“政府抑商政策的松弛”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只体现“《宋刑统·侵巷街阡陌》”的部分条款,无法得出“经济立法体系的完备”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主旨“市坊制度瓦解”,而“世俗门第观念的淡化”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5.以下历史事实与历史解释对应正确的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届湖南省娄底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届江苏省无锡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届江苏省兴化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届江西省赣州市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届江西省吉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届江西省上饶市2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届江西省新八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西四旗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