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汽车智能座舱语音分级与测评方法》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1任务来源
《汽车智能座舱语音分级与测评方法》团体标准是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批准立
项。文件号中汽学标【2024】147号,任务号为2024-012。本标准由中国智能网联
汽车产业创新联盟(CAICV)提出,清华大学、芜湖雄狮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科大
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理想汽车、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中汽院(重庆)汽车检
测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研发总院、重庆大学、北京联合大学、湖
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同济大学、星河智联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襄阳达安汽车检
测中心有限公司、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西部科学城智能网联汽车
创新中心(重庆)有限公司、镁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等20余家单位起草。
1.2编制背景与目标
现阶段,智能座舱快速迭代,作为主要功能之一,智能座舱语音也快速演进。
智能座舱语音技术迅速迭代,但缺乏科学的分级与测评方法潜在导致资源浪费和非
良性竞争。构建科学的分级与测评方法对于明确技术现状、指导未来技术和产品演
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用户对不同车型的智能语音技术水平缺乏明确认识。建立
科学的分级与测评体系,对规范行业和用户对智能语音水平认知具有重要意义。
本标准以技术引领和应用规范为目标,规定了汽车智能座舱语音分级与测评方
法,从感知能力、认知能力和交互能力三方面提出汽车智能座舱语音分级与测评内
容、指标及对应测试案例,明确各指标的测试评价方法,建立测评指标权重赋值计
算方法。
1.3主要工作过程
1.3.1预研阶段
本标准于2023年11月份开始前期研究及调研工作,清华大学、芜湖雄狮、科
大讯飞三家牵头单位主要围绕汽车智能座舱语音分级与测评方法,对汽车行业整车
企业、行业头部零部件供应商进行调研,初步确定本标准的研制方向和主要技术内
容。期间,与参编单位依据专家建议完成标准草案的起草工作,确定感知能力、认
1
知能力、交互能力三大维度,对标准必要性、范围和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讨论研究,
肯定了标准研究的必要性,支持项目修改后进行立项。
1.3.2立项阶段
2024年1月-2024年3月项目组在前期预研基础上,讨论并确定了标准的编制
思路、研究范畴以及主要内容等,完成《汽车智能座舱语音分级与测评方法》草案。
2024年4月份,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标准系列审查会议上,对本标准的任务来
源、技术内容、编制说明等进行了汇报与答辩。评审专家对标准的必要性和前瞻性
进行充分研讨后,同意了标准的立项申请。
1.3.3起草阶段
2024年6月召开标准启动会,会议期间,由清华大学对本标准草案进行了介绍,
来自30余家单位的40余位代表参加研讨交流,参编单位专家对于草案内容逐一提
出建议,执笔团队对大部分建议进行采纳,并形成修改草案。
2024年9月召开研讨会,由清华大学对标准修改草案进行了介绍,来自20余
家单位的30余位代表参加研讨交流,专家对于修改草案内容提出建议,牵头单位对
部分建议进行采纳,并形成征求意见稿。
1.3.4征求意见阶段
1.3.5审查阶段
1.3.6报批阶段
1.4主要起草人及所承担工作
通过公开征集参与标准编制的意向单位,成立了标准编制工作组。标准编制工
作由清华大学、芜湖雄狮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起草,理
想汽车、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大
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中汽院(重庆)汽车检测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
集团有限公司研发总院、重庆大学、北京联合大学、湖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同
济大学、星河智联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招商局检
测车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西部科学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重庆)有限公
司、镁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魏桥国科智
行(山东)装备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北京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
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等20余家单位共同参与了标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