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一、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三)两汉时期:
1.汉朝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
2.户是政府征派赋役的单位。百姓编户入籍后,便成了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以户为单位来管理人民,是谓“编户”。所有人统统是国君的臣民,是谓“齐民”,总称“编户齐民”。
3.政府为掌握人口数,也定期进行人口调查。
4.东汉末年,户籍散乱。
(战事频繁,人口流动加剧,豪强地主与国家争夺人口);(四)魏晋南北朝:黄籍、白籍→土断
1.西晋短暂统一中国,重建户籍,以黄纸登记户主姓名、年龄、家庭情况,
装订成册,称为“黄籍”。
2.东晋政府对南方土著居民仍然以黄籍进行登记,对从北方南渡而来侨居的
州、郡、县人口以“白籍”进行登记,不征收赋役。
3.东晋后期和南朝,政府为增加赋役,不时??侨居户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
称作“土断”,使白籍人口土著化,承担赋役。
;(五)隋唐时期:“大索貌阅”和三年一造
1.隋朝:“大索貌阅”
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相比较,重新核定户籍,严防不实。
2.唐朝: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南北朝以来,由于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推行,户口隐漏日趋严重,“或年及成丁,犹诈为小;未至于老,已免租赋”。在北方,有的豪强大族,一户之内有数十家,人数多达数万。国家赋税收入因此锐减。裴蕴因是上奏,要求实行大索貌阅。“若一人不实,则官司解职,乡正、里长皆远流配。又许民相告,若纠得一丁者,令被纠之家,代输赋役。是岁大业五年也。诸郡计帐进丁二十四万三千,新附口六十四万一千五百。”民众对此则怨声载道。
——《隋书·裴蕴传》;(六)宋朝:主户、客户;(七)元朝时期:“诸色户计”、世代相袭
“诸色户计”:按职业可以划分户口,军户、民户、匠户、站户等
户籍世袭: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
;(八)明朝时期:职业定户籍、“黄册”、户帖
1.继承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分民籍、军籍、匠籍。
2.户籍册称“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
明朝“户籍”黄册存放地在南京玄武湖湖心。
3.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命全国调查户口,推行户帖制度。;明朝南京玄武湖湖心,有5个小岛。洪武初年,在湖心旧洲岛上修建了9间库房,安放30个档案架,用来存放户籍册“黄册”。到明朝后期,库房已达到667间,遍布5个小岛,收贮黄册153万多本。收贮黄册的玄武湖成为明朝的禁地,由户部派官员专门管理,一般人不得轻易进入对封建国家而言,赋役是国家财政的根本,而户籍是赋役征发的依据,因此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户籍的编制和管理。——教材98页;(九)清朝:黄册→管理松弛→永停编审
;战国;人头税、田赋、徭役;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一)基层组织
1.特点:
2.历程:
(1)秦汉:乡里制度
(2)唐:乡里坊村制——乡里制+坊村制
乡里制: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
坊村制: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
(3)明:里甲制
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首、里长
(4)清:里甲制→保甲制:
从城市到乡村,以十户为牌,设牌长;十牌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二)社会治理
1.秦汉:实行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
2.唐代:实行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
3.北宋:(王安石)保甲制,以十户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
4.明朝:十家牌法(王守仁)
要求十家总编为一牌,开列各户姓名,由十家轮流收掌,每日沿门
按牌看动静,发现可疑之人就向官府举报。
5.清朝:从里甲制到保甲制
从城市到农村,以十户为牌,设牌长;十牌为甲,设甲长;十甲为
保,设保长。
意义: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放置标题文字时尽量精简明了;朝代;【单元导语】
关系:中国古代的基层治理以户籍管理与基层组织构建为基础,户籍的编制与管理一般以基层组织为单位进行
作用:既保证赋役征发,也维护社会稳定。;天下第一仓(含嘉仓);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3.措施:历代社会救济的主体是政府,民间组织处于辅助地位
政府(主体):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保证粮食供应
(1)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
(2)隋唐:①政府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
②隋文帝置仓积谷,还鼓励民间自置义仓。官仓救大灾,义仓防小灾。
(3)后世社仓、义仓的设置较为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国近现代史期末复习课件.pptx
- 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课件.pptx
- 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优质课件.pptx
-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PPT课件.pptx
-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优质课件.pptx
- 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PPT课件.pptx
- 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优质课件.pptx
- 2025春新苏教版小学5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ppt
- 2025春新苏教版小学6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ppt
- 2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检查作业(小型露天采石场)模拟考试题库试卷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