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鲍尔比认为依恋是指:寻求与某人的亲密、并当其在场时感觉安全的心理倾向。该理论起源于对动物的观察和实验。早期对人类依恋的大量研究是由鲍尔比与他的同事做出。习性学家认为,依恋是物种普遍存在的现象。现在的依恋关系表现在与恋人、父母、同学、朋友、老师等形成的依恋关系。如果你过去的依恋关系是安全的,那么你现在与其它亲密人之间形成的依恋关系也是安全的。如果过去是回避的,那么现在也会是回避的。“一个不受欢迎的孩子不只觉得自己不受父母欢迎,而且相信自己基本上不被任何人欢迎。相反,一个得到爱的孩子长大后不仅相信父母爱他,而且相信别人也觉得他可爱”。依恋关系理论认为,儿童期的依恋关系对日后的人格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不是因为人际关系有问题而产生心理问题,而是心理的问题使人际关系出现了问题。依恋理论之母婴依恋第一小组一、何为依恋理论?依恋(attachment),是指个人与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强烈的情感关系。依恋关系理论认为,儿童期的依恋关系对日后的人格发展有很大的关系。狭义依恋指母婴依恋。早期母婴关系的品质决定了人一生的幸福感。广义依恋除了母婴依恋之外,还包括儿童依恋、青少年依恋以及各种类型的成人依恋。二、人类依恋的发展前依恋期(0~2个月)依恋关系建立期(2~7月)当孩子长到6-7个月以后,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开始害怕陌生人,而且当他们与妈妈或其他亲人分开时,还表现出明显的焦虑和担心。依恋关系明确期(7~24个月)在孩子两岁以后,逐渐形成“内部工作模型”。这种内部工作模型是孩子人际交往的基础。早期亲子关系的经验形成了人的“内部工作模式”,这种模式是人的一种对他人的预期,决定了人的处世方式。内部工作模式会在以后的其他关系、特别是成年以后亲密关系和婚恋关系中起作用。三、三种依恋类型(儿童和母亲)安全型儿童母亲在场时,通常以母亲作为探索外在世界的基点(安全基地),在玩耍时不时回到母亲身边寻求安慰。他们通常比较合作,对陌生人比较友善。安全型婴儿一般比较快乐和自信。焦虑-矛盾型儿童01在母亲离开之前就开始焦虑,紧张地关注母亲的行为,生怕母亲离开,因此不能尽兴地玩游戏。添加标题02母亲离开后他们更加不安,当母亲回来后,他们的行为很矛盾:一方面想亲近母亲,一方面又以尖叫踢打来拒绝。添加标题03这样的儿童很少对周围环境进行探索,很难安抚,对陌生人也不友好。妈妈对孩子的需要不是特别关心和敏感。添加标题在母亲离开时很少哭泣,母亲返回时,他们不太高兴并设法逃避母亲。这些孩子在需要时不会寻求帮助,经常有愤怒情绪,对陌生人不在意。回避型儿童安全型儿童母亲的特点对孩子很敏感。她们能根据孩子的需要来喂食,对喂食的时间、速度和方式等都非常敏感。对孩子有较多的反应:她们在孩子哭时会去安慰、“回答”孩子的问题,在孩子看着他们时会对孩子说话。母亲允许适宜于孩子年龄阶段的自主和探索。亲近具有灵活性:儿童和母亲各自独立活动,并不时进行随意交流。母亲和儿童似乎在互动中获得乐趣。焦虑-矛盾型儿童母亲的特点母亲似乎致力于抚育任务,但经常在情感上对孩子不可亲近。儿童似乎了解到,如果自己坚持寻求关注,则母亲就能够做出反应,因而儿童始终保持与照看者的亲近。一些儿童会关怀双亲,以便增进互动,这会儿童过早地成人化。回避型儿童母亲的特点回避型儿童的母亲易发怒,她们不会表达自己的感情,羞于和孩子有亲密的身体接触,她们紧张、不安、缺乏自信,她们和孩子间的距离常引起孩子的愤怒。母亲似乎对儿童的接触尝试做出消极的反应:当儿童悲哀时,母亲退缩。鲍尔比认为依恋是指:寻求与某人的亲密、并当其在场时感觉安全的心理倾向。该理论起源于对动物的观察和实验。早期对人类依恋的大量研究是由鲍尔比与他的同事做出。习性学家认为,依恋是物种普遍存在的现象。现在的依恋关系表现在与恋人、父母、同学、朋友、老师等形成的依恋关系。如果你过去的依恋关系是安全的,那么你现在与其它亲密人之间形成的依恋关系也是安全的。如果过去是回避的,那么现在也会是回避的。“一个不受欢迎的孩子不只觉得自己不受父母欢迎,而且相信自己基本上不被任何人欢迎。相反,一个得到爱的孩子长大后不仅相信父母爱他,而且相信别人也觉得他可爱”。依恋关系理论认为,儿童期的依恋关系对日后的人格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不是因为人际关系有问题而产生心理问题,而是心理的问题使人际关系出现了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生物单元教学设计——被子植物的一生.docx VIP
- 新质生产力基本内涵、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发展路径.pdf VIP
- 一次函数(分段函数)PPT教学课件.ppt
- 新质生产力的评价体系、水平测度与实践路径——来自长三角主要城市发展数据分析.pdf
- 《三峡》三年中考真题(解析版)-2022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年真题训练(部编版).pdf VIP
- 2021-2022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
- 演播室装修设计方案.pptx
- 相交线、平行线与平移 单元作业设计.pdf
- 校园超市商品品种和商品价格表.docx
- 新课标高中英语词汇3500词word版带音标+英语词组与习惯用语大全.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