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7课百家争鸣(第二课时)(导学案)七年级历史上册(统编版2024).docx

第7课百家争鸣(第二课时)(导学案)七年级历史上册(统编版2024).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7课百家争鸣(第二课时)

【活动1:温故知新】

老子

孔子

姓名与字

李耳,字聃

孔丘,字仲尼

时期与诸侯国

春秋后期楚国

春秋后期鲁国

创立学派

道家

儒家

经典著作

《老子》,又名《道德经》

《论语》

核心思想

“道”

“仁”

政治主张

无为而治

以德治国

后世影响

老子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涵盖了哲学、文化、政治、文学等多个领域,他的观点和思考方式贯穿于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影响了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

孔子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创立的儒家学说后来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对古代政治与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他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我国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活动2:学习目标】

1阅读教材第21页右下角时间轴下的第一句话,明确课标要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应该知道老子、孔子的思想和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理解这些思想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源泉。

2阅读教材第39页标题下的每课序言,完成下列问题:

(1)孔子和老子是著名的思想家,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已经简单学习了他们的生平以及重要的思想主张;

(2)序言提出的第二个问题,要求我们关注春秋战国时期还有哪些重要的思想家;

(3)序言提出的第三个问题,提醒我们关注的是这一时期我国初代思想文化出现了什么新的气象。通过单元目标,我们已经知道,这一新气象指的是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3综合课标要求和序言问题,我们可以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如下:

(1)知道老子、孔子其人其事,尤其关注他们的思想主张(上一课时已完成);

(2)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学派和思想家,知道这一时期出现的百家争鸣现象及其影响(本课时学习任务)。

【学习1:百家争鸣】

阅读教材第41-42页内容,完成下面的问题:

(1)速读41-42页内容,重点关注战国时期的学派、代表人物及其主张,完成下表。

学派

儒家

墨家

道家

法家

兵家

代表人物

孟子、荀子

墨子

庄子

韩非子

孙子、吴起、孙膑

代表著作

《孟子》《荀子》

《墨子》

《庄子》

《韩非子》

《孙子兵法》

主要思想

孟子:仁政

民贵君轻

荀子:礼治

兼爱非攻

尚贤尚俭

顺应自然和民心,追求精神自由、人格独立

强调依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

——

(2)百家争鸣的定义:阅读42页最后一段文字,我们可以了解到,战国时期的各家学派(儒墨道法兵农阴阳等)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著书立说,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也就是当时礼崩乐坏、战乱不休的情况。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选填相同还是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之为(百家争鸣)。

(3)百家争鸣的背景:百家争鸣之所以会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背景是多方面的,比如说政治上的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各国变法,军事上的兼并战争带来的连年战乱等,但根本原因,还是因为经济的发展,即(铁制)农具和(牛耕)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进而使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同时,因为身为周朝史官的老子西出函谷、下层没落贵族的孔子创办私学、有教无类,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以及其他各种因素,导致“学在(官府)”格局被打破,(私学)勃兴,诸子百家纷纷涌现,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其中,(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影响最大,不过除此之外,还有兵家、农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小说家、纵横家、医家、杨朱学派等。

(4)战国时期的儒家:战国时期,儒家是当时影响极大的一个学派,当时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孔孟并称,二者在很多地方也很相似,比如孔子是商王朝的后裔,孟子是鲁国公族后裔,比如孟子也是父亲早逝,由母亲抚养长大,出身贵族但家道中落,孟母三迁反映的正是孟母对孟子教育的重视。据说孟子受教于孔子的孙子子思(或其门人),子思受教于曾子,曾子是孔子比较重要的学生之一,孔孟之间的传承关系比较清晰,作为孔子四五世之后的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孟子发扬了孔子的核心思想“仁”,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即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民众,与孔子的反对(苛政)一脉相承。

孟子的思想被保存在(《孟子》)一书中,如“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从正反两个层面论证了统治者施行(仁政)的必要性:如果实行仁政,则百姓可以用心生产,父母兄弟幸福和睦,战时自发保家卫国;如果实行苛政,则百姓无法安心生产,父母兄弟遭殃离散,战时无心保家卫国。“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学习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k12学习资料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6月0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