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5课【课程标准】了解明朝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了解明朝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
若询事而不考其终,兴事而不加屡省,上无综核之明,人怀苟且之念,虽使尧舜为君,大皋为佐,恐亦难以底绩而有成也。——张居正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元明清从世官制到军功制重法吏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民族特色选官制度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隋唐两宋考核+监察官员选拔
探究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如何演变?为何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一、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材料1:天子之子为天子,公之子为公,卿之子为卿,大夫之子为大夫,做官人有一定的血统。——钱穆《历代政治得失》材料2:(魏文侯变法)“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刘向《说苑》材料3: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从世官到尚贤思考:下列材料分别反映了何种选官制度,有何标准?世官制客卿制军功制概念:世官制(世卿世禄制)是夏商周至春秋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高官世代相袭,官位与血缘结合,与奴隶社会的宗法制、分封制相适应。变化原因:①世官制自身的局限性(血缘固化);②世官制受到冲击:春秋战国诸侯争霸需要尚贤择能。世官制为何会被后两者取代?举荐功劳制血缘功劳世官制并没有就此消失,一方面在后代的少数民族王朝也有出现,另一方面通过“恩荫制”(官僚子弟凭借先人之功绩循例而仕的一种选官制度)的形式遗存下来。
二、秦汉至魏晋南北朝的选官制度1.秦朝:重法吏—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概念:“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指百姓和普通官吏都要向“法官、法吏”学习律令而为官,后者负责宣讲法律和君主的旨意。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韩非子》若有欲学法令,以吏为师。——李斯目的:统制舆论,钳制思想,维护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思考1:秦朝采用了怎样的官员选拔制度?目的何在?实质:摒弃诸子学说,专任法家思想,是一种文化专制
2.汉朝:察举制(1)产生:汉武帝时期确立了察举制。(公元前134年)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人。——《汉书·武帝纪》(2)概念:察举制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先考察后举荐)思考2:察举制相较于战国时期的举荐功劳制度有何变化?(特点)“孝”:孝敬父母;“廉”:清廉勤政。智略出众公正无私,直言极谏品德文才兼备,经学底蕴深厚通晓经学通晓律令(4)特点:①权力掌握在皇帝和各级主要长官手中;②指导思想:儒家(突出儒学地位)③标准: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并重④有固定的时间、地域、名额规定更为健全完善(3)内容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系统完整的选官制度定时不定时
(5)评价:(积极作用+消极影响)讨论:结合这则谚语和所学,该如何评价察举制。从选拔对象看从标准和内容看从当时作用看从后期弊端看平民得以升迁,扩大统治基础,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察举与考试相结合,科目广泛,有利于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儒家思想为指导,重视德行,有利于改善社会风气。适应汉武帝时代加强大一统国家中央集权的需要,保障官员来源。东汉中后期察举制被少数公卿大臣、名门望族所控制,成为世家大族维持特权的工具。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晋书·段灼传》
概念:征辟制是自上而下选拔官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6)重要补充:积功劳为官+征辟制“景帝为太子时,为舍人,积功迁至太中大夫”。——《汉书·周仁传》“学通五经,门徒常千人,其著录者万六千人。征辟并不就。”——《后汉书.蔡玄传》
思考3:察举制在汉末遭遇了哪些困境?为何会被新制度取代?3.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家世、道德、才能家世标准单一化特权垄断化(1)背景:汉末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乡里清议失去社会基础豪强大族控制地方选人权。(2)过程:220年魏王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建议推行九品中正制。魏氏承颠覆之运,起丧乱之后,人士流移,考详无地,故立九品之制,粗具一时选用之本耳。——《晋书》(3)内容:设置中正、品评人物、按品授官。(4)标准:(5)影响:本籍在中央人高官的人担任评定士人资品,写出评语“状”吏部授官地方舆论被世族垄断;察举制弊端暴露,选举不实;人员流动大,失去社会基础(积极)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局限)逐渐成为维护门阀士族政治利益的工具。
三、隋唐至清的选官制度:科举制1、背景:(1)九品中正弊端(2)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3)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要求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积极要求参政。2、发展历程:(1)隋唐:创立与发展开创正式形成持续发展完善
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课件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1.pptx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pptx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1.pptx
-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_1.pptx
-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