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机器人传感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英文名称:RobotSensingTechnology
学分:3.0
学时:总学时56学时,其中理论40学时,实践16学时
先修课程:大学物理,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程
授课对象:机器人工程专业学生
教学单位: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修读学期:第5学期
一、课程描述和目标
本课程是机器人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是机器人工程类专业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包括机器人系统组成、传感器检测的基础知识和机器人自身运动测量与感知、力与触觉、视觉、听觉、嗅觉、接近觉等相关原理和方法以及机器人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内容。
本课程拟达到的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机器人系统组成和传感器检测的基础知识,理解如何检测环境中的各种物理量。
课程目标2:机器人自身运动测量与感知、力与触觉、视觉、听觉、嗅觉、接近觉等相关原理和方法,了解如何构建机器人的各种“感觉”。
课程目标3:机器人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构建机器人系统。
二、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毕业要求观测点
课程目标
权重
观测点2-3.能认识到解决机器人工程相关领域的问题有多种方案可选择,会通过文献研究寻求可替代的解决方案
课程目标1
H
观测点3-2.能够针对特定需求,完成感知、控制、驱动、执行等单元模块的设计
课程目标2
H
观测点8-2.理解诚实公正、诚信守则的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并能够在机器人工程相关领域的工程实践中自觉遵守
课程目标3
M
三、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序号
教学内容
基本要求及重、难点
(含德育要求)
学时
教学
方式
对应课程目标
1
机器人系统与感知
基本要求:机器人系统组成、机器人感知系统
重点难点:机器人感知系统概念与组成;
德育要求:工匠精神,职业规范。
4
集中
讲授
课程目标1
2
传感器基本知识
基本要求:传感器基本概念、传感器特性与指标、传感器标定与校准、常见传感器敏感元件、智能传感器
重点难点:电阻、电容、电感传感器。
德育要求:工匠精神,社会责任。
10
集中
讲授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3
机器人自身运动测量与感知
基本要求:机器人位置与位移测量、机器人速度测量、机器人加速度测量、惯性传感器组及其应用
重点难点:运动测量传感器原理。
德育要求:工匠精神,职业规范。
8
集中
讲授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4
机器人力与触觉
基本要求:机器人关节力与力矩测量、机器人触觉感知基本原理、柔性人工皮肤触觉、触觉传感器的应用与发展
重点难点:触觉感知基本原理、力与力矩测量原理。
德育要求:工匠精神,社会责任。
8
集中
讲授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5
机器人视觉
基本要求:机器人视觉技术概述、机器人视觉系统、图像处理基本知识、惯性传感器组及其应用立体视觉
重点难点:图像特征提取、双目立体视觉。
德育要求:工匠精神,职业规范。
10
集中
讲授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合计
40
序号
实验项目
实验内容与要求
学时
类型
对应课程目标
1
金属电阻箔式应变片――全电桥性能实验
能搭建电路,输入砝码作为力输入。获得线性的电压输出。
3
验证性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2
电容式传感器的位移实验
能搭建电路,以位移型电容模型传感器为输入,以千分表作为唯一输入量,获得线性的电压输出。
3
验证性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3
差动变压器的性能实验
能搭建电路,以位移型差动变压器模型传感器为输入,以千分表作为唯一输入量,获得线性的电压输出。
3
验证性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4
光电转速传感器的应用—转速测量
能够搭建电路,调整光电传感器,进行数字式转速测量。
3
综合性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5
热电偶传感器及测温实验
搭建加热测温系统及电路,完成温控及测温实验。
4
综合性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合计
16
四、课程教学方法
(1)理论学习以集中授课的形式为主,课内交互讨论为辅;
(2)实践教学在专业实验中心完成,分组集中进行,实验指导教师实时指导。
五、学业评价和课程考核
(一)考核方式及具体要求
1.课程成绩构成与要求
课程考核注重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考核内容主要由平时作业、课程实验和期末考核组成,均按百分制计分,其中期末考核成绩占60%,课程实验成绩占20%,平时作业成绩占20%。
2.课程目标达成考核与评价
序号
教学环节
课程目标1(分值)
课程目标2(分值)
课程目标3(分值)
合计
1
平时作业
5
10
5
20
2
课程实验
5
10
5
20
3
期末考试
25
25
10
60
课程目标对应分值
35
45
20
100
(二)考核与评价标准
评价过程均采用百分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