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固体蓄热电锅炉介绍及设备技术参数--第1页
蓄热电锅炉的发展背景
近年来,由于我国电力工业的持续发展,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且人
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尤其是一些中心城市对环境保护的特殊要求和某些电力
供应较为充足的地方,对电锅炉在中国的应用培育了一片沃土,而且,前些年,
由于某些原因,产生了电供大于求的暂时现象,供电部门便出台了一些优惠政
策(如有的地方许诺减免增容费、电价最低低至0.18元/KW),从而使蓄热电锅炉
电锅炉在我国的诞生创造了各方面的条件。
投资分析
1.新增投资小。电蓄热错峰用电不需增容。无管网等配套设施,厂房无特殊
要求,一机可三用;传统供热方式有市政管网、标准厂房、场地等基础配套
设施的投资。
2.运行费用少。电蓄热使用廉价低谷电,减少用电成本。电蓄热设备寿命长、
体积小、结构简单、免维护、全自动无人值守,无人工费用;燃煤、燃气
和电锅炉等传统设备有大修、维修、保养、操作工人等费用。
3.资金回笼快。根据电蓄热使用率不同,投资在1-5年收回后开始盈利,资产
年年在增值;传统供热方式没有投资回收概念,按设备折旧,资产逐年递减
至零。
4.政策有扶持。是国家6部委推广的节能减排技术。
产品优势
(1)超长寿命
固体蓄热电锅炉介绍及设备技术参数--第1页
固体蓄热电锅炉介绍及设备技术参数--第2页
加热元件高温使用下易变形,结构不改变,塑性较好,易修复,其辐射率高,
无磁性,耐腐蚀性强,使用寿命长,在频繁启动、关闭和长期结构设计制造的
蓄能元件,在装置工作期间内蓄能元件主体可做到免维护。
蓄能元件:本产品使用蓄能材料、功能性热流体和高温离子热流体技术、设计
制造的储能元件,在装置工作期内储能元件主体免维护。
(2)热效率高、无需备用锅炉
本产品采用轻质保温材料作为设备保温外层,设备热损失小。采用加热器件。
加热原件中的发热体具有升温迅速、发热均匀、热辐射传递距离远、热交换速
度快等特点;与金属发热体相比,电热转换率高,系统运行热效率大于95%。
比水箱式储热系统热效率高。换言之,在同等条件下,运行费用可节省。
(3)系统稳定可靠
控制系统采用抗干扰能力强的PLC和分布式CPU并行处理技术,能够充分适应
很多环境,系统整体采用一体化结构设计,多点温度测定,保证锅炉安全可靠
运行。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
(4)自动无人值守控制
采用自动控制、操作简单,自控系统可通过传感器自动检测室内外温度、水温、
流量等运行参数,按事先设置的时间、温度、供热量等自动运行。
蓄热电锅炉条件
1.由于需要在低谷时段供暖的同时还要蓄出平电时段和峰电时段的热负荷,
功率较高,用户一般都要有独立的变压器,并且有足够的负荷;
2.固体蓄热占地面积较小,但投资略高。
固体蓄热电锅炉介绍及设备技术参数--第2页
固体蓄热电锅炉介绍及设备技术参数--第3页
工作原理
1.高温固体蓄热电锅炉是利用夜间低谷电(23:00-7:00共8小时)将储热介
质加热到八百度高温储存热量,在用电高峰时通过自控装置将热量按需释
放,以可调温的循环水供暖或供给生活热水,以达到“移峰填谷”、降低采暖
成本的效果。
2.高温固体蓄热电锅炉在技术上的突破在于采用固态储热材料和一体化结构
设计,将加热、储热、换热、供热及控制功能组合在一起,形成一台真正
的真空相变锅炉。
3.高温固体蓄热电锅炉产品的显著特点:
4.(1)产品技术含量高,综合应用了材料学、传热学和控制技术的新成果,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