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叶孔周围的细菌自然孔口侵入气孔机械损伤植物生长过程中的自然伤口其它生物取食植物造成的伤口3.7伤口侵入以伤口作为侵入途径01病毒,细菌利用伤口处的营养繁殖,加强侵染02真菌03伤口侵入的机制直接侵入自然孔口侵入伤口侵入生物介体辅助侵入病原真菌√√√×病原细菌×√√√病原病毒××√√病原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病毒和细菌-很短真菌-几小时至24小时侵入时间最低数量因病原种类、寄主品种的感抗性和侵入部位不同而不同接种体剂量3.8侵入时间和接种体数量第四章侵染过程一、定义病原物同寄主可侵染部位接触,并侵入寄主植物,在植物体内繁殖和扩展,然后发生致病作用,显示病害症状的过程在侵染过程中,植物在分子水平、细胞水平、组织水平和个体水平上均有反应表现01接触期侵入期潜育期发病期02侵染过程二、侵染过程的四个时期01020304物理(机械)接触化学接触生态条件影响接触病原菌与植物进行亲合性识别接触的类型三、接触期接触期病原物的状态活跃状态:真菌菌丝、细菌菌体、 病毒粒体、线虫幼虫休眠状态:真菌菌核、厚垣孢子、 植物种子、线虫胞囊、卵12真菌孢子或菌丝、细菌菌体、病毒粒体、寄生性种子植物的种子或营养器官病原物分泌粘液或产生附着胞结构加固接触病原物可侵染器官(有效接触)植物3.物理(机械)接触直接接触的机制外界力量风、雨水、介体的活动内在力量病原物的生长对植物的趋性植物分泌一些化学物质病原物受到刺激后由休眠状态变为活跃状态4.化学接触糖类、氨基酸、有机酸、生长素、核苷、酶类植物根的分泌物镰刀菌厚垣孢子萌发葱白腐小核菌的菌核萌发线虫卵的孵化细菌生长和繁殖真菌的菌丝生长种子萌发刺激作用壹贰1风雨的强度2温度3水分和湿度真菌游动孢子释放及细菌运动,植物分泌物的扩散4土壤微生物(腐生)5.生态条件影响接触6.病原菌与植物亲合性识别病原物和寄主之间以蛋白质、氨基酸和DNA进行特异性识别湿度和水分影响很大(气传病害)一般真菌需高湿度和长时间湿润空气相对湿度植物表面湿润时间白粉病菌孢子在干旱的条件下亦能萌发7.接触时真菌孢子萌发侵入期定义病原物侵入寄主到建立寄生关系的持续时间01寄生物存在于植物组织内部几乎都是内寄生02寄生物的营养体或产孢机构主要集中在寄主组织表面,而以吸器(真菌)、口针(线虫)或吸根(寄生性种子植物)的方式从寄主组织中吸取营养极少数是外寄生2.病原物的寄生方式极少数真菌在植物表面生长,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如:煤污病直接(主动)侵入22%伤口侵入(被动)40%自然孔口侵入(被动)38%侵入方式3.侵入方式和途径直接穿透寄主的角质层和细胞壁侵入定义01蜡质、角皮质(脂肪酸和羟基脂肪酸)和类脂化合物角质层的组成02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和糖蛋白细胞壁的组成033.1直接侵入3.2直接侵入的病原生物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部分真菌白粉菌属(Blumeria)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黑星菌属(Venturia)孢子接触植物萌发产生芽管芽管顶端膨大形成附着胞(Appressorium)附着胞分泌粘液,以固着于植物表面附着胞上着生细的侵入丝扩展-角质层下,细胞间,或细胞内3.3真菌直接侵入的典型过程以稻瘟病菌为例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sp.)分生孢子萌发形成附着胞孢子萌发形成附着胞,直接侵入孢子萌发形成附着胞、侵染钉,直接侵入植物芽管直接侵入植物表皮侵入丝突破寄主细胞后恢复至原来的菌丝状白粉菌侵入丝的压力为7个大气压根肿菌在附着胞内形成一弹头状结构,撞击根毛,穿透细胞壁机械压力软化角质层和细胞壁局限于侵入丝附近酶解作用3.4真菌直接侵入的机制自然孔口01气孔02排水孔03皮孔04柱头05蜜腺063.6自然孔口侵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