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难点及措施建议.pdfVIP

2025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难点及措施建议.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难点及措施建议

一、基本情况

X县位于XX省东南部,境内地质构造复杂,是全市乃至全

省地质灾害高发、易发区。全县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25处,

其中泥石流159条、滑坡214处、崩塌56处,威胁25489户

125489人,威胁财产25146万元。

二、存在的工作难点

由于我县地质灾害隐蔽性、突发性和破坏性强,且数量多、

分布广、密度高、险情重、危害大、治理难等特点,加之隐患

点多,技术力量薄弱,资金困难,天气变化异常,地质灾害防

范工作量大面宽,任务重。导致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面还存

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一是地质灾害点点多面广。X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山

高坡徒,地质灾害点多,分布面广。地质灾害种类有滑坡、崩

塌、泥石流、地面下陷等种类。地质灾害隐患点,点散而广,

防治工作难度大。地质灾害隐患点一般分布在村庄、田间地头

附近、公路边坡地段。因此,一旦出现险情危害性大,损失严

重。

二是防范意识淡薄。X县出现的一般是小滑坡和小崩塌,

-1-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影响少量农户房屋安全。因此,有些干部群众思想上存在侥幸

心理,始终认为不会发生大的地质灾害,不重视地质灾害的防

治工作。缺少防范于未然的理念,群众对出现的地质灾害隐患

点,只寄希望于政府的投入和清理,普遍存在防灾减灾意识和

能力不强。

三是人为因素多。X县山区山高坡徒,悬崖极易产生崩塌

地质灾害。泥土坡容易产生滑坡地质灾害。夏季暴雨时,山谷

地段容易产生泥石流地质灾害。山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

很小,山体剖面多,有的剖面高度达30多米,山体剖面多而高。

破坏了山体本身的平衡,人为因素导致极易产生滑坡、崩塌等

地质灾害。村庄周边的山坡基本上都开发成旱地,由于人类长

年累月翻土耕种,破坏了山体表面的整体连接性。强降雨天气

容易产生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四是监测预警设备多数安装在野外,管护困难,个别监测

预警设备时常出现误报的现象。

五是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短缺,由于我县隐患点多,县

财政困难,申报中央和省级专项资金有一定的程序和难度,致

使一些急需要进行工程治理的隐患点不能及时进行工程治理。

二、措施建议

措施一摸清地质隐患点实情,实行分等级管理制度。对地

质隐患知根知底,掌握实情,这是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的基础。

-2-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应组织技术人员对全县的各个隐患点全面进行调查、勘察,分

等级登记管理。小型地质隐患灾害点的群测群防员与村干部一

个月巡查监测一次。中等以上型点的实行半月巡查监测一次的

制度。汛期、多雨时期,要落实村级巡查监测人员每天监测,

有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当地政府或县自然资源局,切实增强村级

巡查监测人员的责任。同时应合理落实他们的报酬,并纳财政

预算。报酬到位才能实行责任到位。地质隐患点要设置标志,

人员撤退要有线路图,标志牌上应明确隐患点等级类型。有紧

急情况要落实催人撤离信号,做到防范于未然。

措施二建立组织,强化部门共同监管机制。各级地方人民

政府要建立完善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由主要行政领导任组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