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年南京市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与建设问题评价.pdfVIP

2025年南京市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与建设问题评价.pdf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南京市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与建设问

题评价

摘要:城市应急避难场所是城市发生灾难后的重要生活保障,是灾民避难和

灾后救助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城市避难场所建设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避难场

所在建设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主要分析南京市各区应急避难场所的供给

和需求之间的关系及主要矛盾,提出解决避难场所建设问题的规划对策和建设方

式。

关键词:南京市;应急避难场所;供需关系;建设意见

0引言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由于地域广阔,几乎每年会发生旱灾、洪

涝、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这些自然灾害严重危害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同时也

对城市造成了巨大的毁灭性灾难和财产损失,例如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新疆地

震等。而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为灾难提供了保障,应急避难场所是灾民避难

和灾后救助的重要载体,加强其建设和研究是增强城市应对突发灾害能力的迫切

需求和必然选择。1993年,我国首次提出建立应急避难场所后,相关法律法规

推动着各级各地应急避难场所的建立。近年来,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取得了

斐然的成果,但庞大的建设数量背景下潜藏着诸多问题,如避难场所建设规模无

法满足城市避难人口要求,已建的避难场所设施配套不足,已建避难场所缺乏有

效管理等问题。

本文基于上述背景,梳理分析了南京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分类情况,明确应急

避难场所的建设指标,分析南京市避难场所建设的供给与需求情况,提出合理的

建设意见。

1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来源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1.1区域概况

本文的研究区域为南京市,江苏省省会、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

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总行政面积为6622.45平方公里,下辖

11个区,包括玄武区、秦淮区、鼓楼区、建邺区、栖霞区、雨花台区、浦口区、

江宁区、六合区、溧水区、高淳区。至2019年末,南京市常住人口850万人,

城镇人口707.2万人,城镇化率83.2%。

1.2数据来源

本文避难应急场所建设有关数据主要来源于统计数据网站、相关应急避难场

所规划及规范查询。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数据查询资料包括:《南京市应急避难场

所建设指导规划(2016-2020)》、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现状、《防灾避难场

所设计规》(GB51143-2015)和《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技术标准》

(DGJ32/J122-2011)等。

2应急避难场所分类及相关要求

2.1南京市应急避难场所分类

根据《南京市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指导规划》,结合南京市的具体情况和

应急避难场所功能,将南京应急避难场所分为三类:中心避难场所、固定避难场

所和紧急避难场所。

中心避难场所:场地型面积在20公顷以上,人均有效避难面积4.5平方米,

功能较全可安置避难人员100天以上的固定避难场所,主要包括全市性公园、大

型开放广场等。

固定避难场所:面积在1公顷以上,人均有效避难面积不小于3平方米,疏

散半径为1.5-2公里左右。主要包括安置人员较多的较大型公园、广场、中高等

院校操场、大型露天停车场、空地、绿化隔离带等。长期固定避难场所与中心避

难场所同属于长期避难场所。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紧急避难场所:就是就近就地避难,用地面积在0.1公顷以上,人均有效避

难面积不小于1平方米,疏散半径为500米左右,在发生大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