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34卷第2期江苏警官学院学报Vol.34No.2
2019年3月JOURNALOFJIANGSUPOLICEINSTITUTEMar.2019
·公安技术研究·
人工智能犯罪及其应对策略
顾海艳陆宁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不同形式的人工智能犯罪也陆续出现。根据此类犯罪所采用的
智能介质,可将当前的人工智能犯罪分为利用智能设备实施的犯罪、利用智能软件实施的犯罪和利用
网络攻击入侵智能系统实施的犯罪等三种形式。进一步对这三种犯罪形式的危害和特点进行分析,可
以辨明当前应对人工智能犯罪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并由此提出有效的防范对策。
关键词: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犯罪;犯罪特点;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D9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020(2019)02-0118-06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简称AI)技术以研究生产与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机
器设备为主要目标,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自然语言处理(含语音和语义识别、自动翻译)、计算机视觉
①
(图像识别)、知识表示、自动推理(含规划和决策)、机器学习、机器人等。目前,AI技术已在社
会生活的很多方面得到应用,如高德地图等导航软件中实现路线规划的自动推理技术、微信等社交软
件中实现文语转化的语音识别技术以及无人驾驶汽车中运用的计算机视觉技术等等。人工智能给人类
带来了很多便利和乐趣,并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犯罪问题也随之而来。霍金曾预言人工智能科技若不加控制
地发展,将会毁灭人类。更有科学家估计,到2040年人工智能的犯罪率将会超过人类。如何分析、应
对现阶段人工智能犯罪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一、人工智能犯罪形式及危害
根据实施犯罪的主体,可将人工智能犯罪分为两种类别:一种是人工智能设备具有高智能后自主
实施的犯罪,另一种是人类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施的犯罪。第一种犯罪类型就是霍金预言的强人工智
基金项目:江苏警官学院科研项目“基于大数据的公安物联网应用研究”(编号2017SJYZY01);江苏警官学院科研项目
“Web漏洞扫描系统”(编号:jspihx0021/4500008466);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PAPD)。
收稿日期:2019-01-16
作者简介:顾海艳(1970-),女,江苏射阳人,汉族,江苏警官学院计算机信息与网络安全系副主任、副教授,南京,
210031。
①蔡自兴:《中国人工智能40年》,《科技导报》2016年第15期。
-118-
能犯罪,目前这只是人类的一种假想,还没有真正出现此类犯罪。同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技术
带来的安全威胁也会被更新的技术所克服,毕竟人类社会就是在矛与盾的不断对抗中发展前行的。第
二种犯罪类型是现阶段已经出现的人工智能犯罪类型,此类犯罪应重点关注。根据使用的智能介质类
型,其可分为以下三种基本形式。
(一)利用智能设备实施的犯罪
AI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更高效、更可怕的犯罪装备。现实中,利用
无人机和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实施犯罪已成为可能。
就无人机而言,由于其能够替代人类从事危险性高或不便于开展的工作,并具有使用方便、成本
不高等特点,因而许多行业都在努力运用无人机开展工作。与此同时,犯罪分子为走私毒品、窃取隐
私、实施恐怖活动等,也将无人机作为其重要的作案工具。随着高精准定位和人体追踪、人脸识别技
术的应用,犯罪分子只要利用一款携带智能识别摄像头和爆破装置的无人机,就能精确实施犯罪活动。
在电视剧《黑镜》中出现的可以根据标签杀人的人造蜜蜂,在不久的将来可能就会出现。
就机器人而言,因机器设备故障而致人死亡的报告已不鲜见。不过,这主要是技术缺陷造成的,
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这类问题可以被克服。但是,随着机器人的广泛应用,犯罪分子利用各类机器人
进行犯罪也成为大概率事件,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利用“杀人机器人”实施犯罪。杀人机器人将由软件
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