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工程地质土木06(答案B).doc

工程地质土木06(答案B).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山东科技大学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

《工程地质学》考试答案(B卷)

填空题

1.酸性、中性、基性、超基性2.侵入接触、沉积接触3.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4.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5.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6.原生的、构造的、次生的7.固体颗粒、水、气体8.路线法、布点法、追索法9.破碎岩土、采取岩土、保全孔壁10.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工程地质现场测试与长期观测、工程地质资料室内整理11.包气带泉、潜水泉、自流水泉12.含水性、给水性、透水性

二.名词解释

1.矿物:是存在于地壳中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元素和化合物。

2.砂土液化现象:饱和的粉细砂土层,受到震动时,其空隙水压力骤然上升,使得砂粒间的有效压力减小,当有效压力完全消失时,砂土层完全丧失抗剪强度和承载能力,呈现液体状态,这就是砂土液化现象。

3.土的含水量:土中水的重量与土粒重量之比,称为土的含水量。

4.塑限、液限、塑性指数:土由半固态转到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量叫做塑限;土由可塑状态转到流塑、流动状态的界限含水量叫做液限;液限与塑限的差值就是塑性指数。

5.工程地质条件:在工程地质学中,对工程建筑的利用和改造有影响的地质因素综合称为工程地质条件。

6.素填土:是由碎石、砂土、粉土或粘性土等一种或几种材料组成的填土,其中不含杂质或杂质很少。

7.解理、断口:矿物受打击后,能沿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解理;不具有方向性的不规则破裂面,称为断口。

8.遥感:是根据电磁辐射的理论,应用现代技术中的各种探测器,对远距离目标辐射来的电磁波信息进行接收,传送到地面接收站加工处理成遥感资料,用来探测识别目标物的整个过程。

9.褶曲的转折端:当褶曲的枢纽倾伏时,在平面上会看到,褶曲的一翼逐渐转向另一翼,形成一条光滑的曲线,称为褶曲的转折端。

10.粒组、土的粒度成分:界于一定粒径范围的土粒,称为粒组;而土中不同粒组颗粒的相对含量,称为土的粒度成分。

三.简述题

1.(1)地貌特征:当断层的断距较大时,上升盘的前缘可能形成陡峭的断层崖;断层破碎带易于侵蚀下切,可能形成沟谷或峡谷地形。

(2)地层特征:如岩层发生重复或缺失;岩脉被错断;或岩层沿走向突然发生中断。

(3)断层的伴生构造现象:如牵引构造、断层角砾、断层泥和断层擦痕等。

2.(1)降低地下水位会使软土地基产生固结沉降;

(2)不合理的地下水流动会诱发某些土层出现流沙和机械潜蚀;

(3)地下水对位于水位以下的岩石、土层和建筑物基础产生浮托作用;

(4)某些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基础产生腐蚀。

3.(1)无粘性土的紧密状态是判定其工程性质的重要指标,它综合反映了无粘性土的颗粒的岩石和矿物组成、粒度组成、颗粒形状和排列等对其工程性质的影响。一般来说,密实者具有较高的强度,结构稳定,压缩性小;而疏松者则强度低、稳定性差,压缩性较大。因此,在岩土工程勘察与评价时,首先要对无粘性土的紧密程度作出判断。

(2)塑性指数表示土处在可塑状态的含水量变化范围,塑性指数愈大,表明土处于可塑状态的含水量范围也愈大,可塑性就愈强,它在一定程度上综合反映了影响粘性土特征的各种重要因素,可作为粘性土分类的标准。而液性指数可用来表征粘性土所处的软硬状态,Il愈大,土质愈软;反之,土质愈硬。

4.(1)建筑场地应选择在地势较高的地段;

(2)建筑场地应选择在地下水最高水位低于基岩面的地段;

(3)建筑场地应与抽、排水点有一定距离、建筑物应设置在降水漏斗半径之外;

(4)建筑物一般应避开抽水点地下水主要补给的方向,但当地下水呈脉状流时,下游亦可能产生塌陷。

5.目的:是为了获取建筑场地及其有关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的原始资料和工程地质论证;

基本原则:是坚持为工程建设服务的原则,因而勘察工作必须结合具体建筑物类型、要求和特点以及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环境来进行,勘察工作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要求:按勘察阶段的要求,正确反映工程地质条件,提出工程地质评价,为设计、施工提供依据;

基本方法: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勘察与取样、工程地质现场测试与长期观测、工程地质资料室内整理。

四.论述题

隧道工程的地质问题?

隧道位置选择的一般原则

选择地质构造简单、地层单一、岩性完整、无软弱夹层、工程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段,在倾斜岩层中,以隧道轴线垂直岩层走向为宜。

选择在山体稳定、山形较完整、山体无冲沟、山洼等地形切割不大、岩层基本稳定的地段通过。

选择地下水影响小、无有害气体、无矿产资源和不含放射性元素的地层通过。

对低等级公路隧道选址,原则上应尽量避让各种不良地质现象地段;但对于高级公路,不可避免的经过各种不

文档评论(0)

朝兵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原版文件原创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