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江苏省徐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丹霞地貌由红色砂岩和砾岩组成,地质学家常用“色如渥丹,灿若明霞”来形容丹霞地貌景观。下图为丹霞地貌及其水系演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组成丹霞地貌的主要岩石类型是()

A.喷出型岩浆岩 B.侵入型岩浆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2.丹霞地貌形成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②①③ D.④②③①

3.图中曲流最易发生河道改道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C2.D3.A

【解析】

【1题详析】

结合材料可知,丹霞地貌由红色砂岩和砾岩组成,砂岩和砾岩属于沉积岩,C对,ABD错。故选C。

【2题详析】

结合材料可知,丹霞地貌主要由外力侵蚀作用形成,其形成过程首先是较平坦的沉积岩层在外力侵蚀下,出现沟壑等崎岖不平;继续侵蚀形成较小规模的山地,随着侵蚀加强,山地规模变大,到后期,一些山脉又被削低,河流中下游形成宽广的冲积平原,D正确,ABC错。故选D。

【3题详析】

平原地区的河流,因为流速较慢、泥沙沉积,导致河床逐年抬高,且流经区地势平坦,缺乏山脉等自然屏障约束河流的流向,一旦河流决口,容易改道;结合图示可知,①地地势最为开阔平坦,最易发生改道,故A对,BCD错。故选A。

江西婺源有“晒秋”(立秋后利用房前屋顶晾晒农作物)的农俗。2024年8月7日(农历七月初四)立秋,太阳直射16°26'N,下图为该日我国四地太阳路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该日日出最早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5.婺源“晒秋”所在地是()

A.甲 B.乙

C.丙 D.丁

6.该日的日、地、月三者相对位置关系可示意为()

A. B.

C. D.

【答案】4.B5.A6.C

【解析】

【4题详析】

该日太阳直射16°26'N,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长,日出越早,同一纬度东边日出比西边早,因此,位于东北方向的地点日出最早。读太阳高度角可知,图中正午太阳高度角从大到小依次是丙、甲、丁、乙,该日太阳直射16°26'N,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纬度越高,因此乙地位于最北;读地方时12:00时北京时间可知,当各地地方时12:00时,甲地北京时间约为12:00,乙地北京时间约为11:30,丙地北京时间约为13:00,丁地地方时约为14:00,乙地位于北京时间中央经线的东边,在四地中位于最东,因此与甲、丙、丁相比较,乙地位置东偏北,日出最早,B正确,ACD错误,故选B。

【5题详析】

婺源纬度约为30°N,经度约为118°E,当太阳方位位于正南时,是正午,地方时为12:00,北京时间也接近12:00;该日太阳直射16°26'N,婺源正午太阳高度接近80°,读图可知,甲符合,因此,婺源“晒秋”所在地是甲,A正确,BCD错误,故选A。

【6题详析】

此时为公历8月7日,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远日点附近,AB错误;此时是农历七月初四,月相为蛾眉月,日、地、月三者几乎在一条直线上,且月球位于地球的西侧,C正确,D错误,故选C。

下图所示剖面位于青藏高原上的黄河谷地,该剖面较好地记录了环境演化信息,其中古土壤的成土物质来自于黄土风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判断古土壤的成土物质来自于黄土风化,依据是与下伏黄土()

A.粒径大小相同 B.有机质含量一致

C.疏松程度相同 D.矿物质成分一致

8.距今约10-1.35千年,该地区气候变化总体趋势是()

A.冷干—温湿—冷干 B.温湿—冷干—温湿

C.冷干—温湿—温湿 D.温湿—冷干—冷干

【答案】7.D8.A

【解析】

【7题详析】

据材料可知,古土壤的成土物质来自于黄土风化。可知,古土壤形成时期风化作用强烈,温度越高,湿度越大,风化作用越强,颗粒粒径较粗,而黄土是风力堆积形成的,颗粒粒径较细,A错误。古土壤形成时期气候暖湿,植被覆盖率较高,有机质含量较多,两者有机质含量不一,B错误。古土壤颗粒粒径较粗,孔隙大,较疏松,C错误。成土母质是地表岩石经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形成的松散碎屑,物理性质改变,形成疏松的风化物,是形成土壤的基本的原始物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两者的矿物质成分一致。D正确。故选D。

【8题详析】

据材料可知,古土壤的成土物质来自于黄土风化,所以古土壤形成在黄土区风化作用强,黄土沉积大量减少的时期。古土壤形成时期风化作用强烈,温度越

文档评论(0)

牧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